林雪瑶笑了,眼角却有泪滑落。
“她会的。”她说,“就像你教的每一个孩子那样,慢慢学会爱,也学会被爱。”
窗外,悬浮校园的金光依旧明亮。新的课程表已经发布:
**周一:疼痛的意义(实践课:自愿承受他人创伤)**
**周二:遗忘训练(冥想课:如何记住不该忘的人)**
**周三:愤怒管理(格斗课:只为守护而非复仇出拳)**
**周四:悲伤仪式(音乐课:合唱一首没人会唱的老歌)**
**周五:告别练习(户外课:给逝去之人写一封信并烧掉)**
学生们开始自发组织“记忆守护小组”,前往世界各地修复被“理性黎明”破坏的情感遗迹。有人重建被炸毁的幼儿园,在废墟种满野花;有人收集幸存者的口述历史,录制成音频档案馆;还有人潜入暗网,用真实故事反击冷漠propaganda。
而张永安的名字,渐渐不再只是一个校长。
在非洲草原,牧民用他命名一场春雨;在南美雨林,部落长老将他的画像刻在神庙石壁上;甚至在北极科考站,科学家们发现极光频率竟与他心跳波段惊人一致。
苏砚某天深夜找到他,递上一份加密文件:“我们查到了‘理性黎明’背后的资金链。最终受益人……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前顾问团成员。他们认为,人类文明要迈向星际时代,就必须淘汰‘低效情感系统’。”
张永安看完,静静合上终端。
“所以,敌人不在地底,也不在远方。”他望着星空,“他们在会议室里,穿着西装,说着‘为了全人类福祉’。”
“那你打算怎么办?公开揭露?发动舆论?”
他摇头:“不。我们要让他们亲眼看见,什么是他们永远无法删除的东西。”
第二天,薪火学院启动“共感直播计划”。全球开放课堂信号,任何人只要佩戴基础神经接口,即可实时体验一节情感强化课。首日课程主题:**《我为何为你流泪》**。
画面中,一名曾被改造为“情感剥离者”的少女讲述她的经历??如何忘记父母的脸,如何看着弟弟被炸死却无动于衷,又如何在一个雨夜,因听到一首跑调的童谣而突然崩溃大哭。
数亿人同步观看,百万观众当场落泪。社交媒体瞬间爆炸,“#我愿意软弱”登上全球热搜榜首。
三天后,三位安全理事会高层宣布辞职,理由是“个人信念发生根本性转变”。
一个月后,国际联盟正式签署《情感不可剥夺公约》,承认“共情能力”为基本人权之一,并禁止任何形式的情绪操控实验。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某夜,洛雨紧急召集所有人:“星轨显示,南极青铜门裂缝扩大至3。7米,内部传出非人类频率的吟唱。更糟的是……第七灯塔的能量读数骤降40%,而全球范围内,自称‘已超越情感’的‘新人类团体’数量激增三倍。”
陈澜握紧剑柄:“他们不是失败了,是在进化。”
秦烈冷笑:“那就让新校园升得更高。我要把它推到近地轨道,让那盏灯成为人类最后的坐标。”
张永安站在观景台,望着地球缓缓旋转。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会有终点。冷漠会一次次卷土重来,以更精致、更合理、更“科学”的面貌出现。
但他也知道,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为陌生人弯腰,还有一对恋人敢于在灾难面前紧紧相拥,还有一个人宁可受伤也不愿背叛所爱??
光,就不会熄。
他转身走向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新课题:
**“当世界说你太软弱,请告诉它??
正是这份软弱,让我比任何机器都更接近‘人’。”**
风穿过敞开的窗,吹起他的衣角,也吹动远方昆仑山巅的经幡。
春天确实来了。
而这场关于人性的战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