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御前女官 > 7080(第9页)

7080(第9页)

有些人选择默默回头,决定不再敷衍了事;有些人却依旧不改,仗着有窑,胡作非为。

而赵长宁寄予厚望的郑婵,却异军突起,每一窑都顺风顺水,不止白瓷更上一层,青花也炉火纯青。

她看着面前胎薄如纸,光影照人,釉色如玉、绘制着葡萄纹的玉壶春瓶,露出难以置信的眸光。

“这当真是郑婵烧出来的?似乎比之从前的任何一个都要好。”

明秋用力点头,“姑姑,哪怕是在大庸,这对玉壶春瓶也价值不低啊。”

赵长宁惊叹起来,“我记得她父亲的窑,离城里有些远来着?”

“嗯。”明秋道:“我们还劝她不要老是跑那么远,没想到,她父亲的窑,竟然如此神奇。”

赵长宁很想去见识见识,她有预感,这个小姑娘,会给大庸的瓷器,带来另一场变动。

郑婵跪在窑前的空地上,念念有词。

她等念完后,还流了几滴伤心泪,随即起身,才瞧见赵长宁等人。

“姑姑?”她不好意思的抹眼泪。

赵长宁上前拍拍她的肩,“想爹爹了?”

郑婵点头,目中多有留恋,“爹爹的窑,总让我觉得他好像还在,我一想到他,我就浑身是力气。”

赵长宁没有言语,只默默陪着站在一边,郑婵比她幸运,记忆中,她的爹爹似乎只有醉醺醺、凶巴巴的样子,不过,这些也都很久远了。

或许,这就是郑婵能屡屡成功的原因。

“郑婵,你想不想做魁首?”赵长宁的语调清清淡淡,如同冬日里的一杯温茶,醇香浓厚,“或许从此以后,再没有钧窑、汝窑、磁州窑,只有景德镇瓷都之名。”

郑婵面色惶恐,有些尴尬,“姑姑,其实我也没有这么大志向……”

“不,你有。”赵长宁笑道:“你若想将你的叔叔伯伯堂兄们踩在脚下,那你必须有,我答应你,那一日,我一定向皇上为你请封,如何?”

郑婵一听到什么叔叔伯伯堂兄,登时满脸怒气,目中的火快要喷了出去。

她咬紧牙关,拳头攥紧,“姑姑,我会好好努力的。”

过了正月,赵长宁终于收到了皇帝的旨意。

主要讲了三点,第一便是户部欠的五十万两,会一次性下发;第二,她送回去的红夷大炮,他很喜欢,问她想要什么赏赐;第三,这次的事儿做得很漂亮,回京后,会升她为正五品,从此与百官同立朝堂。

赵长宁长长吁了口气,她很满意这个奖励。

开春后,这些商户终于发觉了不对劲,这钱再不像从前那么好拿了。

但此时已经下不了赵长宁的贼船,也有人想往外运,都被拦了下来。

大家终于发现,这个女书令似乎并不是好说话的主,只是从前没看清。

赵长宁不在乎有人骂她,她只在乎自己的任务,能不能完成的漂亮,至于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将来有的是钱给他们赚。

此刻她也意识到,比起权力,钱还是不太够看,这些人再怎么蹦跶,也逃不出她的手心。

越靠近权力,就会发现,这是越发令人迷醉的东西。

明秋是最高兴的,因为钱一下子就充裕了,再也不用一分钱掰成两份花,和那些商户们争吵,也有了底气。

那些早就看不顺眼的烂人,哪怕送来还算不错的瓷,说不要就不要,哪怕他们跪下求她。

她们牢记姑姑的话,这天,是该变变了。

二月还未过完,就已经积攒了三万件瓷器,而且精品不在少数,这让赵长宁十分高兴。

当然,也对被坑的钱越发恼火,之前这些人到底是有多敷衍?好好的瓷不烧,专为坑钱?

与此同时,去往玉京的船也开始返航,和安义一起回来的,居然还有许婆婆。

许婆婆看到赵长宁,围着转了好几圈,“瘦了,瘦了好多,是不是没好好吃饭?明轩跟我说你还喝酒呢,哎,女孩子要注意身体啊……”

赵长宁虽面色淡淡的,但心里还挺高兴。

清明还未过,方文海在广州又开始催了,说是风向不等人,要开始运送瓷器了。

赵长宁知道,也是时候回京了,她坐不了船,陆路可比水路要长多了,得提前出发。

她将明秋和左玉留在了景德镇,托府台大人照看,另外答应二人,会派人前来替换,如今都过去这么久,宫中选拔的女官,想必不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