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与吴琼一道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纷纷赞叹不已。吴琼羡慕地道:「这园子一看就是有人精心打理的,比起慈宁宫中的景致也不差什么。可惜我们家里的宅子败落已久。堂兄给我安排的院子,虽然也离花园不远,可园中房舍衰败,花木零落,还不知要费多少功夫,才能整理得能见人。我怕是没有福气在家里住到花园重建完毕的那一日了,只盼着康王府的园子能有好景致,日后我也能尝一尝,住在花园边上的滋味。」
海棠便笑着对她说:「没有大花园,小花园也挺好的。我自己在家住的是个小院子,就在窗外头摆放花木盆栽,春暖花开时节,开窗就能看见好景致,也不差什么。」
吴琼听得,不由得有几分心动。她是决定不了家中花园重建工程的进度的,也知道那不是重点,但若只是在自己住的房间窗外摆几盆花,假装自己是住在花园里,那倒不是什么难事。别说是在自己家里了,就算是目前她寄居的承恩侯府客院,又或是慈宁宫中的房间,这事儿也能办到呀!
吴琼拉过海棠,小声打听起了眼下这个时节,都有哪些好花适合盆栽观赏。就在海棠低声给她提建议时,周文君已经把院子内外逛了一遍,回来面带疑惑地问堂妹周雪君:「你院子门口出去往北,与花园有月洞门相连的,正院后头那个大院子,里头装点得好生整齐气派,比起国公府正院正堂也不差什么,瞧着象是随时可以入住的模样。那是给谁准备的院子?四叔四婶总不会放着正院不住,偏搬到后院去吧?」
第1109章萱瑞堂
面对周文君的疑问,周雪君面上的笑容没有变化:「听娘说,这宅子刚到我们手里,就已经布置好了,宅子里的家具都是现成的。尤其是正院和正院后头的大院子,里头的家具摆设全都齐备,跟家里其他地方配的家具摆设不同,皆是新打造的,后院正堂还有匾额呢!那上头是圣上的亲笔手书。本朝官员赐宅,自圣上登基以来,还没谁家得了圣上墨宝的。爹说那匾额十分珍贵,怕挂在外头叫风雨吹坏了,就亲自取了下来,暂时存放在正堂里,等到日后正式启用时,再把匾额挂回去。」
周文君听得惊疑不定:「是么?那还真是皇恩浩荡。只是不知道……那匾额上的圣上御笔写的是什么堂号?」
周雪君微笑:「是『萱瑞堂』这三个字。」
周文君的脸色微微变了,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听着象是给家里老人准备的院子,只是你们四房分家出去,萱瑞堂几时才会迎来主人?」
周雪君笑而不语,周文君没得到任何答案,却好象已经得到了答案一般,脸色变得难看了许多。
海棠与吴琼在旁讨论闲话,本来已经停下了,见状不由得面面相觑。吴琼好象听懂了什么,面露忧虑,欲言又止。海棠却很快就起了另一个话题:「这院子真大呀!比我的院子要大了三倍不止,却只有雪君妹妹一个人住,那可太舒服了!」
周雪君转头看了过来,微笑道:「是呀是呀,就算再添上我的丫头,连宫里侍候我的宫人和嬷嬷一道住进来,每人一间屋,也依然绰绰有馀。不过,院子这么大,住的人却少,白日里还好,晚上却略嫌冷清了些。再者,虽然这院子住得舒服,我却不知道能在这里住多久,怪可惜的。」
说罢她转头看回堂姐:「大姐姐,不如你留下来陪我住两天吧?这宅子可大了,我们这边西路除了花园和马场,还有我的院子,后头还有两三个院子呢,东路除了哥哥住的地方,还有一溜儿五六个院子,虽然比不得正院宽敞,却也都有正房三间带东西厢房与倒座房。这么大的地方,别说我们家只有四口人了,就算是再添四十口人,连带家里的男女仆妇,住进来也是绰绰有馀的。您若是留下来,不愁没地方住,空院子多了去了!若是嫌地方冷清,我这院里东西厢房都还空着,你留下来陪我说话呀?」
周文君深深地看了堂妹一眼:「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象小时候那样爱粘人?罢了,你难得出宫一趟,这里又是新宅子,我就留下来陪你住两天吧。」
周雪君顿时欢喜不已:「那可太好了!我有好多话想要跟大姐姐你说呢!」
吴琼在旁笑道:「可见你们是一家子亲姐妹了,有什么悄悄话,都只跟亲姐妹说。」
周雪君也亲亲热热地拉她的手:「好姐姐,你别恼。我有些话不好意思告诉你的,就怕你笑话我。大姐姐从小看惯了我闹的笑话,我自然不怕叫她知道。宫里规矩严,我身边又总跟着人,有时候跟皇上闹了别扭,真的不敢跟人说。」
吴琼嗔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若是皇上欺负你,你只管跟太皇太后说起,还怕她老人家能让你受委屈?」
周雪君红着脸低下头:「太皇太后自然不会让我受委屈,可我又怎么好意思开口……」
太皇太后是周家血缘长辈,但名义上也是新君的祖母呢。
吴琼心里明白了,笑着不再多言,只叫过海棠,一道欣赏院中的花木盆栽去了,任由周家姐妹俩在那里作闲聊状,实际上一直在交换眼色,不知道都交流了些什么。
吴琼心中有疑惑,却不会多事。她在宫中长大,又寄人篱下多年,早已习惯了遇事不要寻根究底。
至于海棠,自然也看出周家姐妹之间有秘密,可她又何必去追问呢?这是周家的事,只要他们家屹立不倒,她一个外人实在没必要管太多。
海棠有心做一条咸鱼,可惜有个哥哥海礁,从来不是躺平的料。
从周家四房的宴会上回来后,当晚他就私下告诉了小妹一个秘密:「若是镇国公不好了,新君很可能会让镇国公夫人进京养老。周四将军得的赐宅足够宽敞,正好有一个大院子,适合镇国公老夫人入住,安享晚年。」
海棠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萱瑞堂」三个字,忙道:「周四将军不是已经从镇国公府分家出来了吗?既然分了家,还怎么在家中奉养镇国公夫人呢?」周四将军可不是镇国公夫妇的亲子,而是收养的隔房侄儿呀!镇国公夫人就算要进京养老,也应该住在亲子府中吧?
海礁叹道:「分家是镇国公夫妇的决定,他想要把周四将军这一房分出去,单独在京城立户,就象承恩侯府那样。以后即使周家依然执掌西北边军大权,周四将军这一房也不会被猜忌有不臣之心了。但这是镇国公去世之后的安排,如今他老人家还健在呢,只是病得重些,因此镇国公诸子尚未分家。周四将军如今得新君赐宅,名义上这宅子也算是镇国公府所有的。镇国公夫人若是进京,自然得搬进去。」
镇国公诸子都在西北驻守,只有四将军进了京。若是镇国公夫人真的进京养老,除了住在四将军的赐宅中,还能上哪儿去?总不能住进承恩侯府吧?承恩侯虽是太皇太后与镇国公的嫡亲胞弟,却已经另立门户,单开一支了。周家三房进京后都另行置宅,搬离承恩侯府,更何况是镇国公夫人呢?她老人家当然可以另行置宅,但周四将军的府第如此宽敞,他母亲却不肯搬进去住,外头还不知道会传出什么样的闲言碎语呢。镇国公夫人与养子关系不错,应该不至于这般打周四将军的脸。
总之,新君赐宅时,其实就已经拿定了主意,将来会安排镇国公夫人进京养老了。
两辈子兜兜转转,这一世周家的处境明明比上一世强上百倍,镇国公夫人却依然还是要进京长住,这世间的事,当真是难以预料。
海礁低叹一声,道:「不管怎么说,镇国公夫人健康丶长寿,为人睿智明理。她老人家若是能进京长住,对京中的周家人是利大于弊。况且她年纪大了,若要进京,完全可以带上孙辈在跟前尽孝。时间长了,新君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皇后的娘家兄弟们在京中赋闲,少不了要安排他们一个体面的职位。如此几年下来,周家便有更多的子弟能在京中任职。对周家的皇后而言,也是件好事。」
镇国公夫人本人兴许要忍受背井离乡之苦,但她进京养老,总的来说对周家还是好处更多的。上辈子周家那般落魄,她老人家都能支撑到家族东山再起的那一天,更何况今生周家依然兴盛如昔?
有太皇太后在宫中坐镇,有在京中任实职的周家儿孙与孙女婿,还有数年后便要入主中宫的孙女儿,镇国公夫人在京中的日子绝不会难过。周家的未来,也会比上一世更加顺遂光明。
第1110章将近
在那之后,也不知道海礁是如何打听消息,又如何与周奕君沟通的,长安方面一直没有坏消息传来,宫中自然也不会传出什么旨意,要让镇国公夫人进京养老了。
周家四房搬进新宅子后,一直很低调平静地生活着,没有向外宣扬要接老母来奉养,也没跟任何人提起老父的病情。周雪君在新家住了三日,与父母兄姐相伴,过后又与吴琼一道重回慈宁宫去了。至于她在家期间,都与堂姐周文君聊了些什么,海棠就不得而知了,只隐约听说,事后周文君打发人往长安娘家送了一封急信,但不清楚信的内容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