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家作为周家曾经的追随者,如今也总算能松一口气了。周家安然无恙,曾经为先帝与新君鞠躬尽瘁的陶阁老也会有个好结果,海家在这两方羽翼下,也必定能事事顺遂,前景光明。
海棠低头吃着菜。今日宴席上,酒水不多,也没有戏班子小唱女先儿助兴,但与会亲友们吃吃喝喝,有说有笑的,气氛还是十分愉快的。
宴席过半,气氛起来了,大家也不再死守在席位上了,开始四处走动,寻熟人说话玩笑。
周文君特地从已婚妇人那边走了过来,与几位姐妹丶闺蜜们打招呼。
她摸了摸周雪君的小脸,叹道:「大姐听说了祖父的事,特地回京来问个明白,早就想要看看你的,谁知道这么多天了,今儿才算是见了你一面。你如今在宫里过得可好?没人欺负你吧?」
周雪君笑呵呵地道:「我在宫里好着呢。有太皇太后照应,谁敢欺负我?太后娘娘和皇上也十分和气。早前张太妃心情不好时,不爱搭理人,近来也和气了许多。大姐放心,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若有人欺负我,难道我还不会打回去?!」
周文君哂道:「若是换了别的姐妹,从小儿练武学骑射的,我才不担心呢。只有你,整天只会捧着书本看,嫌舞刀弄枪的太麻烦,弱得跟那些书香世家的闺秀似的,连海妹妹都比你健壮伶俐些。你叫我怎能不操心?!」
海棠在旁听到她提自己,便笑着说:「雪君妹妹的好处不在武艺上。她读书多,见识广博,为人聪明着呢!」
周雪君给了海棠一个大大的笑脸,才拉着周文君道:「大姐别小看人了。我论武艺比不得你们强,但也比书香人家的姑娘健壮多了。我进京以来还没生过病呢,倒是吴姐姐,每逢换季就要咳嗽,多走几步路就要大喘气。大姐与其操心我,还不如担心担心她!」
吴琼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在旁端着茶看小姐妹们的笑话,火忽然就烧到自己身上了,不由得嗔道:「我哪儿有这么娇弱?!」
周文君与吴琼相处的时间不多,但也早就将她视作需要关爱的小表妹了,顺势便问她:「你如今在宫里如何?雪君与新君有婚约,我不担心宫里人敢轻易怠慢了她去,却不知道你过得怎么样?」
吴琼微笑道:「大表姐放心,我在宫里也一切安好。我本就是在慈宁宫长大的,如今重回故地,只觉得亲切又熟悉。太后娘娘还安排我与康王殿下见了几面,康王殿下待我很是关心。我心中安稳,再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如今我只盼着家里的宅子能尽早重建完毕,哥哥与张家姐姐也能早日完婚。若是我在出嫁前,能听到小侄儿的喜讯,那就再好不过了!」
周文君噗嗤一声笑了:「你倒是个心急的。」笑完又道,「吴府重建工程进展顺利。如今衡君兄弟几乎日日都去看进度,据说主宅前院大体上已经成形了,前儿才封了顶。若是继续这般顺利下去,下个月中主宅就能基本完工,剩下的就是些边边角角的修饰工作了。」
吴琼从宫里回承恩侯府时,也曾听堂兄吴珂大致说过工程进度,只是没有周文君说得这么仔细,如今闻言,便忍不住念佛:「那可太好了!不会耽误了兄长的婚期。」
周文君与周雪君对视一眼,面上笑着,心中都忍不住感叹。吴琼也同样婚期在即,可心里却只念叨着堂兄的婚期。在她心里,终究还是娘家更重要些。这样的心思虽然没什么不好,但她马上也是要嫁人的人了,日后还是要在夫婿身上多花心思的好。康王体弱,需要更多的关心。他才是吴家日后的依靠呀!
周雪君决定回头寻机会好好劝说好友,周文君已转头去与海棠搭话了:「我前儿已经见过玉琪了,还把你的信告诉了她,她很是感激。可惜如今他们颍川侯府要避风头,既不会设宴待客,也不打算出门做客,恐怕找不到什么机会见你。过些时候,她还要离开京城,只能日后再想办法与你相见了。」
海棠不由得怔了怔:「彭姐姐要离京?这是怎么回事?」
第1108章新院子
彭玉琪的离京计划,其实跟周家还有些关系。
镇国公病重,嫡长子周大将军向新君上书,请求召驻守在外的几个兄弟回家为老父侍疾,又透露了周家意欲出让部分边军空缺的意思。新君即使再想留用镇国公诸子,也不可能一个人都不放回去为镇国公尽孝,如此一来,边军就需要补充数名位高权重的将军了。
这也是朝廷武将能掌握西北边军大权的最佳机会。
本来涂荣是先帝选中,接手西北边军兵权的最好人选,可惜先帝病重时,为了确保皇位更迭平顺,特地将他召回京中,与颍川侯丶周四将军一道坐镇上直亲军二十六卫,免得储君的继位大典出什么岔子。涂荣就只能丢下刚刚理顺了的陕西都司军务,折返京城。如今京中局势已经安稳下来,皇家似乎又可以再派出心腹大将,去继续先帝时未能完成的计划了。西北边军大权,最好还是不能全放在周家人手中,朝廷方面也需得说得上话才行。
只是涂荣如今执掌禁军,颍川侯则握住了京城以外上直亲军的兵权,他二人联手,互相合作,又彼此制衡,正相安无事。倘若在这时候,抽其中任意一人前往西北,都有可能会对刚刚安稳下来的京城局势造成不良影响。
新君又不能将周四将军派出去。周四将军本就是周家人,进京既是为了给新君继位保驾护航,也有为质的意思。倘若这时候派他回西北,那先帝之前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颍川侯便决定要将自己的嫡长子送往西北边城历练。颍川侯世子曾在山西历练数年,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即使还不能执掌大军,作为驻守一方的主将还是能胜任的。若是他能在边疆立几个军功,日后回京,前程必定更加光明。
再者,由于孙家大火以及小孙女在放火前曾经来颍川侯府求见世子,却吃了闭门羹,外头有许多流言蜚语。颍川侯府如今只能闭门谢客,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世子在年假结束后,就要回去履行军职了,天天都要跟人打交道,哪里躲得过别人的闲话?还不如趁此机会,到边疆躲两年风头。等两三年后他再回转京中,还有谁记得如今的流言?
颍川侯夫妇忍痛为嫡长子求了新职,消息暂时还未扩散开来,但彭玉琪作为边疆出身的西北将门千金,是一定要随夫上任的,还肩负着为夫婿引见娘家人脉丶帮他迅速在边城立稳脚跟的重责大任。她一边带着家人收拾行李,一边给好友周文君送信,既是向好友致歉,为自己不得不失约而向好友赔礼,同时也是想要获得周家的帮助,好助夫婿在西北尽快打开局面。
周文君已经答应,会给家人写信,助颍川侯世子在边城尽快适应下来了。不过她也相信,彭玉琪本身就从小在甘州长大,即使没有自己的帮助,对方也会很快就帮助夫婿适应边城的生活。只是她才上京不久,眼看着还要陪伴在夫婿身边,在京城驻守很长的时间,刚刚重逢不久的好友便要随夫重回西北,小姐妹俩注定了要聚少离多,实在是令人惋惜。
海棠听得唏嘘不已,但很快就打起了精神,对周文君笑道:「文君姐姐别担心,颍川侯世子的家在京城,如今不过是去边城历练几年,避一避风头,用不了几年就会回来的。到时候他前程看好,彭姐姐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文君姐姐一直在京中,还怕没有与她再相见的时候吗?」
周文君宛然一笑:「我与她自是会有再相见的时候,只是想到我们刚重逢不久,便又要分开数年,心里难免会有些难过罢了。」
说着她又看向周雪君:「不过这也是难免的。我们这样将门出身的女儿,出嫁后总要随夫外驻,即使在闺中时与好友相处再亲密,婚后便总是要天各一方,这都是我们逃脱不得的宿命。幸好雪君妹妹不用受这个苦楚,你日后嫁进宫中,我什么时候想你了,还能递牌子求见一面。」
周雪君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拉着堂姐的手微笑。
周文君作为外命妇,想要晋见皇后,确实可以递牌子求见,但宫里宫外的也有许多不便之处,与一般姐妹们各自嫁娶后,走亲戚串门子再相聚相比,根本没法比。但好歹姐妹俩都在京城范围内,比起周文君与彭玉琪日后相隔数千里,见面又方便了许多。因此周雪君不会驳回周文君的话,她若想与娘家姐姐见面了,总是有办法的。
她们又再聊了一会儿闲话,接着周雪君便要领着姐妹闺蜜们去自己的新院子参观,海棠等人都兴致勃勃地随她去了。
女客宴席是摆在靠近花园的正院里的,正院侧方有通道可直通花园,而周雪君的新院子,就在花园边上,很是宽敞精致。她住在这里,开窗就能看见园中的美景,抬脚走几步就能到达园中花木繁茂之地,她一见就十分喜欢,心急着想与姐妹们一道分享这份喜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