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卷飞全家後我躺平了 > 第811章(第1页)

第811章(第1页)

李妈妈回村探亲扫墓,没有照实交代自家的真实情况,只含糊说丈夫在长安遇到了意外,他们母子三人生活艰难,幸好遇到好心人收留,如今跟着做官的雇主一家进了京城,差事轻松又收入丰厚,雇主出手大方还好侍候。至于他们母子带回去的租户,乃是雇主家附近一位举人的家眷,那位举人带着妻儿在京备考,不幸因病身亡,举人娘子已经给家乡亲人去信,催人来接自己和儿子,但在亲人到京之前,她为了节省生活费,就决定带着儿子到乡下租宅暂住。

李妈妈母子三人如今健康红润的面色丶干净体面的衣裳丶得体的首饰与生活用品,还有那辆一看就知道不是寻常人家能拥有的大马车,都能证明他们如今生活得很好。生活得很好的他们带回来的举人娘子与举人儿子,自然也不可能是骗人的。陆平安之母虽是侍女出身,但也在世家大院里生活了许多年,模仿着太太奶奶们,略摆一摆举人娘子的威风,村里人是不可能看出破绽来的。而陆平安随行带着的行李中,还有许多书本文房,每日又要背书做功课。若不是读书人家的小少爷,怎会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本事?!

村里人如今十分敬重举人娘子,对举人家的小少爷也高看了几眼。再加上那大姓家族得了两笔外快,更加愿意照应李家的租户,陆平安母子俩很快就在村中安顿下来,生活无忧了。

李妈妈母子回京的时候,中途在一家茶摊上歇脚,还意外遇上了周文君,她刚刚从丈夫的驻地离开,正要往京城承恩侯府去。她原不认得李妈妈母子,是偶然听到香草与墩子姐弟俩交谈,透露了海家人的名讳,才知道遇上了海家仆从的。双方搭话相认之后,周文君就索性让李妈妈母子驾车跟在自家队伍后面了。这么一来,沿路关卡,还有进城的时候,都不会有人拦下李家母子讨要费用了。

李妈妈进城后就与周文君一行人分开了,回家后,她立刻把这件事告诉了主母马氏,还道:「康将军夫人得知陆老爷的侄孙如今就住在小的村子里,还特地问明了地址,说会打发人过去探望,倘若陆举人娘子遇到什么难处,也可以随时给她送信呢。」

马氏心中很是感激:「那可太好了!康将军他们军营所在虽说离你们村子还有十来里路,但比京城要近多了。若是康将军他们愿意关照平安母子,额就更不用担心了!」

说着她就吩咐崔婶去备一份厚礼,要给周文君送去,只是心中有几分疑惑:「承恩侯府出啥事啦?文君小姐咋还特地赶回京城来咧?」

海棠心中也觉得不解,便对祖母笑道:「回头我给文君姐姐去信问一问就是了。正巧她进了京,我也省得特地派人把信送到军营那头去。」

马氏点头:「这样也好,你们小姐妹间说话更方便些。自打进京后,你们见面就少了。少年时结下的友情最是真挚不过,若是因为成家后琐事缠身,情谊就淡了,岂不可惜?」

马氏将送谢礼的任务交给了孙女,自己吩咐李妈妈先带着孩子下去收拾收拾,明天开始就要忙起来了。

开了春,海家正院东厢房的修缮工程就要开始了,海礁与庄敏仪的婚礼也得开始筹备,还有海棠的嫁妆,也要摆上日程了。这桩桩件件的事情多着呢。家里如今少了崔叔这位大管家和他那能干的儿子,其他人的任务就更重了。

就连刚回来的墩子都被陆栢年安排,跟着家里的车夫长随精进驾车技术去了。如今眼看着香草是要给海棠做陪嫁丫头的,马氏正打算把李妈妈也一并给孙女陪嫁过去,少不得要将墩子也带上。如此一来,日后墩子到了金家,要跑腿办事的时候还多着呢,不能再满足于做个传话的小厮了,得多掌握几项实用的技能才行。

香草为弟弟即将获得重用而高兴,随即就被海棠打发去给崔婶丶李妈妈打下手了。祖母马氏如今十分忙碌,需要更多的帮手。而海棠缩在院子里正清闲,没有丫头使唤也不打紧。将人打发出去,她做事还能更省心些呢。

等院子里只剩下海棠一人后,她就忍不住打开系统面板,往上头戳了几戳。

自打年前重启系统后,它至今还未重启完毕,如今是想用都用不了,连几个储物格都没法打开了,更别说是花花转盘之类的小游戏。这还是她头一次遇到系统重启需要这么长时间的情况,心里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差错。所幸她提前将要紧的东西取出,即使用不了系统,也不会影响到现实生活,因此心里并不慌张。只是早已习惯的事物,忽然间完全无法使用了,她心里多少有些不得劲。

系统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重新启动呢?重启时间这么长,是否会给系统面板带来什么新的变化?

海棠抱着这个疑问,回到了书桌前落坐,拿出纸笔,开始给周文君写信。

对于周文君回京的目的,海棠有一点猜想。

哥哥海礁近来挺忙碌的。衙门重开后,锦衣卫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侍郎府的案子中来,而海礁正是主导者之一,更是忙得难以分︱身。可即使如此,他还是会在回家时,挤出时间与小妹相见,并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她。

她听说,周雪君与吴琼这两位小姐妹,在开春后又再次被接回慈宁宫去了。太皇太后周氏的用意十分明显,藉口要接未来的皇后与康王妃入宫教养,其实是想让新君与周雪君能提前培养感情,吴琼其实是作陪的。许太后对此十分赞同,日日都往慈宁宫中送好东西。两位皇室长辈的态度,也让宫里宫外的人看清了形势。

镇国公孙女的皇后之位十分稳固,谁也没办法动摇。而那有意新君后宫之位的家族与闺秀们,还是趁早绝了妄念的好。

第1104章长安家书

海棠也拿不准周文君忽然回京,是否与周雪君被接进慈宁宫教养一事有关。但近来京中太平无事,周家更是一切安好,若没什么特别的缘故,周文君又何必特地赶几十里路回承恩侯府一趟呢?

不过,海棠当然不会在给周文君的信里直白地打听她的来意,而是先提起了颍川侯府前些天被卷入孙家大火案一事,表达了自己对彭玉琪的担心。

海家与颖川侯府从无往来,哥哥海礁与颍川侯父子也谈不上有什么交情,海棠实在不方便给彭玉琪去信安慰,只好借周文君转一道手了。后者既然已经回了京城,想要去联系丶探望闺蜜,想必也方便得很。

除此之外,她也在信中顺道提了一提自己与张迎凤相识的事。自打元宵节前在寿康宫赏花宴上见了面,她又在出宫时捎了张迎凤一程,对方似乎就起了结交之心,开春送春盘时,还往海家送了一份。海棠能感受到张迎凤对自己的善意,只是拿不准张家的态度,便想要跟周文君通个气,看周家对此是否有所忌惮。倘若周家不在乎麾下旧部与张家人结交,她日后也能放心与张迎凤来往了。

海棠先把信打好了草稿,略加斟酌一番,做了几处修改,再重新眷写了一遍,备上一份厚礼,就打发人给承恩侯府送过去了。

不到半日,周文君就给她回了信。

周文君表示,对李妈妈母子的帮助,对她来说只是顺手为之,当不得这般重谢,又说了些自己的近况,一切安好。她也早就听说了颍川侯府的小道消息,心里担忧着闺中好友,只是远在城外的军营,鞭长莫及,如今她已经到了京城,肯定要给彭玉琪送信的,到时候探望过好友,确定其安然无恙了,她就会给海棠送信报平安。

至于回京的原因,周文君并没有详细解释,只说是承恩侯府收到了长安家书,她心里惦记着家中亲人,因此才赶着过来询问家人近况罢了。

海棠看着周文君回信中的字迹,只觉得她笔法略嫌潦草,似乎是匆匆写就,看来她今日到了承恩侯府后,还挺忙碌的,但又不愿意让自己这个小姐妹失望,才会挤出时间来亲笔写了回信。这份情谊令海棠十分感动,可她心中仍有疑惑……

长安有家书到承恩侯府,消息能传到周文君耳中,定是承恩侯府派人传了信,可传信之人难道就不能将家书中提及的镇国公府众人近况告知周文君么?为何她还要特地赶回承恩侯府去问详情?难不成是家书中提到了什么不太好的消息,令周文君牵挂在心,非得回京去问个仔细不可?

是周文君的父亲周大将军出事?还是……镇国公夫妇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海棠回想起哥哥海礁提过的「上辈子」,这个时候镇国公夫人还健在,但周家已然失落兵权,镇国公夫人带着儿孙回京安家,闭门谢客,周大将军前途已毁,但人还好好的。这两位今生的处境远比上辈子强百倍,料想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若不出意外,顶多就是有些小病小痛吧?

但上辈子的镇国公,这时候早就病重身亡好几年了。

镇国公的病重不起,与寄予厚望的嫡长子被陷害丢官有莫大关系。今生没有了这一茬,周家与颍川侯府也没结下深仇大恨,周家还重新获得了先帝的圣眷,在新君继位后,更是将新君元配皇后之位揽入怀中,家族前程一片光明。镇国公没理由会再受什么打击丶刺激,以致病情加重。不过他老人家年纪大了,年轻时久经战阵,落下了不少旧患,如今发作起来,也不是能轻易治愈的。

(。)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