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卷飞全家後我躺平了 > 第812章(第1页)

第812章(第1页)

海家人离开长安的时候,镇国公的身体其实就不是很好了。他老人家早在几年前就放弃了兵权,将责任移交给了嫡长子周大将军,自己在镇国公府低调休养。如今半年过去,刚刚经历过寒冬的镇国公,病情是否有了变化呢?

海棠不由得提起了心,忽然想到,倘若镇国公有个万一,刚被接进宫中养育的周雪君,是否会受到影响?

晚上,海礁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回到家中休息。海棠藉口要给兄长送一道汤,亲自去了前院,避开旁人,向他问了这个问题。

海礁不由露出了愕然之色,随即皱眉道:「这事儿说不准。上辈子这个时候,镇国公他老人家早就没了。虽说这辈子周家一切顺利,没遭遇那么多劫难和打击,可镇国公的年纪摆在这里,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撑不住。一旦他老人家仙逝,周家即使有几位少将军支撑门楣,不至于失落兵权,也远不如镇国公在时显赫了。镇国公在大楚军中的资历与威望,可不是几位少将军能比的。」

但从另一方面说,周家没有了一位镇国太岁,在军中的威望大打折扣,皇室对周家的忌惮也会少许多。

虽说如今在位的新君,与周家一向关系良好,不象先帝那般小心眼爱猜忌人,可世上有许多事都是说不准的。太皇太后对新君与许太后恩重如山,她老人家在时,周家自然一切安好。可若是太皇太后不在了,周家又依然掌控着西北军权,无论是人力丶财力都不受朝廷制约,天知道新君是否会有什么想法呢?

即使海礁心里更亲近周家,也不得不承认,西北边军对朝廷多有怨怼,而周家身为西北边军统帅,一贯以边疆安稳为重,对先帝与朝廷某些文官的行事心存不满,多少是有些犯忌讳的。皇帝信任周家时还好,一旦皇帝不信任周家了,把柄一抓一个准,周家肯定要吃亏。

镇国公的孙女周雪君如今已被选为新君皇后,还要再过几年,才能与新君大婚,正式入主中宫。倘若她能顺利坐上皇后宝座,并为新君生下皇子,日后皇子也顺利被册封为东宫储君,并在新君大行后继位登基,那周家还有望能继续安稳下去。

可要是镇国公有个好歹,影响到周雪君的后位稳固,那就一切都不好说了。

海礁沉吟片刻,对小妹海棠道:「近来我光顾着查侍郎府去了,没顾得上留意宫里宫外的新消息。如今案子暂且告一段落,该查的证据都已到手,接下来就是三司会审了。我正好能清闲一阵,找机会去看看周奕君和吴珂这两个老朋友,顺道打听一下消息吧……」

第1105章示弱

正院东厢房的修缮工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海礁带着更确切的消息来找小妹了。

他告诉海棠:「镇国公确实病重了。长安镇国公府的家书是正月末送到京城的。元宵刚过,周大将军的信使就出发了,一路快马赶路。如今长安那边是什么情形,承恩侯府就不知道了。不过若是有坏消息,镇国公夫人与周大将军定会再派人送信过来的。」

据周奕君那边的说法,镇国公目前昏睡的时间长了,一天也未必能清醒两刻钟的时间,可能也就仅够他喝个药丶吃点汤水米粥而已。大夫的说法是,镇国公的身体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再怎么用药也不可能恢复健康了,只能勉强维持着,能抗多久就多久吧。镇国公夫人与周大将军夫妇也觉得,暂时就这么维持现状比较好,不打算冒险用什么新药方或下重药,就怕效果不好,反而损了镇国公的元气,加重他的病情。

镇国公府的家书进京,也不仅仅是为了通知家人,镇国公病重的消息。周大将军同时还写了奏摺,托兄弟周四将军转呈御前,想要请求新君允许他的几个兄弟回家侍疾。这里面就有驻守边城的周二将军丶周六将军以及驻守甘州的周三将军丶在京任职的周四将军等。周大将军表示,他的兄弟们可能需要回家侍疾一段时间,若是老父病重不起,之后还要守孝三年,那兄弟们目前的职位就需要有人接任了,这方面还需要皇帝与朝廷做决定。

海礁对海棠道:「目前新君与内阁都不打算放周四将军回去,但其他几位周家少将军就很难说了。最有可能回家侍疾的,应该是周三将军与周六将军吧?镇国公府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周二将军与周四将军都非镇国公亲子,前者是养子,后者是收养的侄儿。若是新君与内阁认为前者镇守边城,重责大任无人可取代,后者坐镇禁军,深受皇室信任无法轻离,那他们两人无法回家侍奉病重的老父,也没人会觉得不妥。

海棠倒是听出了另一种意味:「周三将军如今镇守甘州,其实手中掌控的就是陕西行都司的军权。他若是要辞官回家侍疾,让新君与内阁另择将领接替,就意味着周家与西北边军打算向朝廷让出陕西行都司的军权了?」

海礁看向海棠的目光饱含深意:「小妹你也看出来了?其实很多人都看出来了。眼下边疆还算太平,胡人那边虽说时不时有兵扰边,但都是小打小闹,远未到大战的地步。他们的内乱暂时还无法停歇,不可能举国之力入侵我们大楚。这个时候,就算朝廷派去镇守边关的将领废物一些,也出不了大岔子。况且,只是主将换人,各边关卫所的守将还在,只要军粮军资供应充足,主将别太过草包做蠢事,怎么也不至于让胡人大军压境的。朝廷正好派些有本事有天分的将领过去练练手,也省得边疆一有大战,就只能指望西北边军的将领去镇场子,朝中还有人说周家他们独揽大权,有不臣之心。」

朝中有上进心的将领都可以去试一试。边关虽没有大战,但时不时发生的小规模战斗也足以让人搏几分军功,积累一些资历了。只要不是运气太背,又或是本人太过废物,京中的将领去西北边军历练几年,都会有所进益。而周家正好收缩势力,将自身的权势集中于陕西都司范围内,暂时低调几年,免得再引起皇家猜疑。

只要安稳度过接下来这几年,等到周家人出孝时,周雪君也能与新君大婚了。届时周家是否还能再掌控西北边军大权,全看新君心意便是。

海棠明白了:「镇国公这是不想再让家族遭受皇室的猜忌了吧?不过我觉得新君不会不起用周家人的。国内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才有几个?能在西北边军站稳脚跟的人就更少了。不用周家人,他还能用谁?颍川侯世子,还是涂将军?他能用的人太少了,而周家是他日后的妻族,若是不能成为他的助力,他又何必立周雪君为后呢?」

海礁叹道:「谁叫先帝生前做过的事太糟心了呢?镇国公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呀!不过我也觉得,新君不会重蹈先帝复辙,他们父子根本不是一路人!」

镇国公府的家书是月底到的,而开春后,太皇太后就把周雪君接进慈宁宫了。她当时很明显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么做就是想向外界表态:即使镇国公病重甚至身亡,镇国公府暂时失了边军大权,周雪君的后位也依旧稳固如初。而许太后与新君对此皆无异议,前者每日都会给慈宁宫的两位娇客送去许多赏赐,后者也时不时去寻未婚妻说话游戏,培养感情,显然也是站在太皇太后这一边,向外界表明态度。

海礁道:「如此一来,即使周家雪君小姐背后没有西北边军为后盾,她与新君也还有青梅竹马的情谊做支撑。新君不会因为她娘家的权势变化而对她生出轻慢之心的。皇家若是真心这么想,未来也能信守承诺,周家也会更加安心吧?」

一旦周家知道新君与先帝不是一个性子,不会象先帝一般过桥抽板丶刻薄寡恩,将来必定会对新君更加忠心,更加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守住边关的。

海棠闻言松了口气,笑道:「我不管皇室丶朝廷与镇国公府之间关系如何,反正周雪君不会受到影响就行了。其实就算镇国公有个好歹,周雪君的家世也足够显赫了。周四将军还是先帝生前的心腹肱骨,新君继位后,他又曾立下救驾之功。这样的身份资历,他的女儿怎么就不能坐稳后位了?

「一个好的后族,其实只要足够清白丶体面丶正直守法,能护住皇后丶皇嗣,能为皇帝出力,政治立场与皇帝保持一致,又不会威胁到皇权,这就足够了。周雪君的娘家样样符合,本该是最好的后族候选才是。先帝一生为外戚所苦,临终前一直希望削弱外戚势力,如今周雪君家还是挺符合他要求的嘛。周四将军不能独掌禁军,又不是镇国公亲子,在朝中又不掌实权,不是更能让人放心吗?若他真的毫无权势能力,新君遇到难处时,又该找谁办事去呢?」

海礁笑笑:「你的话有理。其实镇国公命周大将军单独给周四将军来了一封信,说好了等他去世,就要将几个儿子分家出去。周四将军独立门户,权势就更弱了,但也能更让朝廷放心。周奕君已收到消息,新君过些日子会给未来岳父赐宅,到时候他们一家四口就要从承恩侯府搬出去。若是到了搬家的日子,长安还没有丧信传来,兴许他们家会摆酒宴客吧?我已经说好了会去参加,小妹你替我准备一份厚礼吧。」

(。)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