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农家子,但人上人(科举) > 第219章(第1页)

第219章(第1页)

甚至,在许多人眼中,将会把从前做的事情也分析出无数个导致今日水患发生的因果出来。而面对这样巨大的灾情,王景禹将辨无可辩。

片刻间,他心中已然将即将面临的巨大风险看了个清楚。但第一时间出口的却是一连串的救灾政令发布。

「调距离汾州最近的威胜军入汾州,协助汾州知州抢险救灾。」

「开河东路常平仓仓储,由太原府府兵运送到两州的灾民安置地。」

「相邻四州开放所有府库,木料丶铁料丶沙袋等筑河救灾物资,统一运送至汾州,太原府府库开放冲抵府内治患需要。灾后按支出情况另行补足。」

「徵集河东路惠民药局的药材储备,向全路发起医药人员徵集,组织医疗救灾队伍前往灾区。」

「向民间商会徵集民间的资本丶物资与人力,协助参与救灾抢险……」

一系列的措施一条条发布出去,王景禹首先调了军队去支援救抢险,再就是抢险和修复水利工程所需要的物资丶灾民生存所必须的各项物资,最后是医药。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医药防治也在王景禹第一时间的考虑范围内。

安排完了这些事,王景禹得到了短暂的空闲,当即准备回一趟自己家。

关于医药这一事,他需要廖夫人帮他做些事情,托她联系秋娘子,将他们廖记药铺才特有的,以前暂时控制规模生产的一些药片存货,急速运往河东路,同时加大生产量。

王景禹暂时向卜根睿交代几句,刚刚走出办事厅,转运司属的吏人跑来报告:「安抚使大人,太原府王知府来了,说关于太原府水患一事,必须要见您!」

王景禹脚步不停,微微挑了眉:「哦?让他等在外间,我亲自去见他。」

「好的,大人!」吏人再次飞奔而去,王景禹速度同样不慢,但步伐仍然稳健。

他到达外间之时,吏人刚刚向王端转达完了他方才说的话,也清清楚楚的看到了王端那一脸毫不掩饰的不满之色。

两人视线一对,王端丝毫没有被王景禹看到不满情绪以后的怯场,反倒挺了身子迎上来,气愤填膺,义正言辞的质问:「王安抚使大人,汾州治水不利,导致汾水春汛成患,不仅汾州境内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更绵延至我太原府境内!敢问安抚使大人,这汾州的水利与防治,都是怎么做的!?出了这么大的灾情,他汾州知州可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王景禹细细瞧着他:「那王知府认为,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王端被他这么直截了当的一问,反倒不好直接点破,只意味深长的看了王景禹一眼,并不答话。

王景禹怎不知他这般姿态与言辞究竟是何意图,只淡淡问了句:「太原府水患已发,方才我所令下的治水策,王知府可都安排执行了?」

「政令才发,我怎么来得及这就都去布置实施?」王端反问。

「那除了来我转运司属衙门,试图问责汾州知州,问责转运司属以外,太原府的治水救灾事务,你都安排了什么?」王景禹问。

王景禹是上官,无论是安抚使还是转运司副使的身份,都有足够的资本来质询太原府的救灾事务安排,王端心头忍着不快,还是老老实实的将他来转运司属之前,已经安排的事务一一汇报。

王景禹不咸不淡的对他的工作点评,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叫王端迅速施行。

最后他看着王端,同样意味深长的道:「水患当前,救灾安民乃当务之急。至于水患之成因,究竟又应该是谁的责任,事后我身为两路安抚使,自会一一查明,定不会叫应当承担责任之人,成为漏网之鱼!」

王端立刻敏感的反驳:「这责任难道还不是清清楚楚?大景朝对于官员督办水务不利,向来有成例,若要查此事,王安抚使大人您,恐怕也要避避嫌的吧?」

「无论如何,你作为太原府的知府,也轮不到你来查。治水救灾,才是你此时的责任,否则,无论水患因何而起,本安抚使都可拿你救灾不利之责。」王景禹毫不留情的道。

王端勃然色变:「你……」

王景禹冷冷看他:「怎么?王知府现在还要在此继续纠缠,若是耽搁了救灾,这责任就全部由你来担可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