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农家子,但人上人(科举) > 第219章(第2页)

第219章(第2页)

王端深深喘了几口气,双目森然的看了看王景禹,「哼」的一声,转身就走,一路之上,衣袖都甩的生风。

他事先哪能料到,这汾州的水患竟然过了头,直接将他太原府也牵连了进来!此时的确是必须要不折不扣的将救灾一事提到最重要的程度,以防自己真的落下救灾不利的口实给王景禹。

王景禹知道自己的这一番威胁有用,起码王端定然不敢在自己太原府内的救灾一事上大意轻忽。

只不过,他知道王端今日这一番遮遮掩掩的责难,将会是一个开端。未来的时间内,必然将会有无数更加直白猛烈的指责与弹劾。这对于一直想要攻击他的人而言,无疑是一把将他拉至谷底最好的时机。

他加快了脚步,转运司属位于太原府城中心,王景禹即使十分急切,也还是选择低调的乘坐马车,快速赶回府上。

此时时辰已然接近午时,段玉京早已清醒,只是身体仍然虚弱,大部分时间都躺于床上休养。王景禹在瞬息间,调整平复自己的情绪,进到里间同她说了几句话。

正在这时,陈阿环叫人把专门做给段玉京的午膳摆了进来,得知他回家,也将王景禹午膳一块送过来。

王景禹回头看了一眼,微微垂了眸,犹豫着如何向段玉京开口。

段玉京看出了他神色间的犹疑,若是往常,王景禹在看到饭菜端进来时,就已经主动站起来接过餐盘端过来。目下这情形,怕是又有什么意外发生,她想了想说:「安人,你若是有急务,速去办理便是。我有廖夫人和娘二人,大小事务无微不至的照管着,你不用忧心。」

第184章

再多表达愧疚和歉意的话,王景禹知道说了也毫无意义,此时他是真的不得不走。只得低低道了句:「那我先去了。一但有了空闲,我必定第一时间赶回来看你们。」

随后,他径直到了廖夫人在主院厢房所在之处,将河东路水患之事向廖夫人快速说了一遍,听到此次水患严重的程度,廖夫人震惊非常。

王景禹将他的打算向廖夫人交代,请她帮忙办理,廖夫人取了书简,一一记录了下来,准备立刻就着手办。

临走前,王景禹留了两队他作为安抚使调动的兵士,看守府门,对廖夫人道:「廖夫人,这些人我都留下,由你全权调派。无论是玉京,还是药片一事,都要交托于你了。」

廖夫人颔首:「我知道了,你自放心去。」

卜根睿的身体显然已经不能支撑这样危机局面,王景禹将前不久来到河东路投奔佐助他的同年习辞留在了转运司属,好在此时转运司通判刘运德已然完全歇下了在河东路争权的心思。据常笃上次从京师写信所传递的消息,刘运德终于打点好了在京师的关系,不日即将调离河东。虽然他不会生事,但王景禹此时却也不能将重要的事务交到他的手中。

方才重新回到转运司属衙门的路上,他拿出河东路的水运地图,回顾那位汾州派来传讯之人的言辞,在地图之上,一一标识出了第一处河堤溃口位置,以及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冲垮的第二丶第三丶第四处缺口。

同时他根据自己对汾州每一处地理地势的了解,以及河水在这个季节的水位高度,模拟了一遍,如果按照这样的河堤决口顺序,以及这个季节的水位,河水汹涌而下之时,所能够覆盖和淹没的区域。

他计算之后,又将传讯之人所说情形大致标记。

传讯之人所说,尚不十分清楚,但应该汾州很快会有具体的奏报上来,他将需要的资源,以及协助汾州治灾的人都做了调派。但是他本人,却没有急于第一时间奔赴一线。

即使他身为安抚使与转运使,单单他这么一个人,到了受灾地,并不会让水患减少半分。

居中对所有需要的资源进行调度,他要将这些事务都做好的同时,再去到水患当即,督办救灾,以及安置探望灾民。

果不其然,当天下午,汾州的第二条奏报就送到了转运司属。

汾州知州已经收到了转运司属对此次救灾的安排条措,感谢王景禹第一时间梳理清楚了整个救灾的重要事务,以及最亟需支援的人力物资,表示自己一定不辜负他授予自己的汾州救灾总指挥的责任。之后就把此次水患更多的细节,做了再次上报,详尽的点出了每一处决口的大小以及当前的水位水量,每一乡一县当前的受灾程度以及受灾百姓大致数量。

这一整日间,王景禹几乎脚不沾地的处理政务,加上不时的寄出的文书丶书信,以及见过的地方军丶常平银行掌柜丶商会主系以及药局官员等人。

(。)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