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农家子,但人上人(科举) > 第203章(第1页)

第203章(第1页)

王景禹环顾了一圈,从州衙推官,到圈事将领,人员基本上到的还算齐。

想来这位代州知州,眼下是毫不抵抗的,把所有事务的指挥权,第一时间全部上交了,听凭王景禹的调派和处置。

「第一个,派使入宜县和麻谷丶西井两寨,同齐军交涉,要求他们给出私自发兵侵占大景朝城寨的理由,谈判撤兵退兵之事,以及以出使为名,探明齐军真正的意图和下一步可能得行动。」

王景禹说完,环视了一圈,显然是在思考要派遣谁去作为谈判之人。

这个人的身份不能太低,否则齐方很可能还是会像之前被派去的官员那般,毫不理睬。

代州知州深知此次代州的边危,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今有了王景禹在此坐镇,他也不必再过度担忧后方,当即站了出来道:「在下愿意前往。」

王景禹看向他,神情毫无波澜的点点头。

代州知州的确是眼下最合适的人选。

「第二,通知雁南寨丶大石寨丶土城寨等代州其他边城六寨,包括代州州城,暂停一切私自徵发百姓为民夫,大肆修建防御工事的举动。封禁的城内交通以及责令关停的集市和商铺,一律解除禁令。」

这一条出口,堂内众人,有不少人当即瞠目结舌。

边事出现危

机,其他城寨谁不得赶紧的把防御工事修上来,能抵抗多少是多少啊。万一齐军再继续不分青红皂白的去攻略,起码没有轻视和玩忽职守的罪过啊!

见其不解,王景禹又道:「诸寨防御,早就在日常的防御建设当中,做过了无数次。若此时觉得不够,何以往日那么多次防御的日常修建和巡检之时,就觉得够了?但有需要临时修补之中,驻军和府军数众,难道无法承担起这样的临时工事?何以要大伤民力,做这些临时功夫?」

「这……」

代州知州想替各城寨说上几句,毕竟徵发民力修筑工事的命令,也是他在前几日之中所下发的。

毕竟,从来大家都是如此做的嘛!

一旦有变边境边郡有变,总是要首先高度戒严,有着守卫城寨丶守卫城寨百姓和大景国土的理由和理由,民力不用不是白不用?或者也可以说,民力不是最容易抓在手中的,想用就能用的吗?

再说那些恢复起来的集市和商铺。

万一这个时候有齐方的间谍和探子混迹在城中作乱,这些照常经营活动的事务,不是最容易出乱子了吗?

代州知州这一番话在肚皮里面滚了一个遍,还是没说出口。

但是其他人见他不说话,就有些忍不住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掌代州府兵和驻军的兵曹参军,站出来问:「转运使大人,下官斗胆一问,若我们不修筑工事,一旦齐军来了,城寨因防御准备不足而被破,这个责任要怎么担?」

王景禹:「我问你,代州厢军现有几何?驻代州的边防禁军有几何?边事危机,兵力都是如何排布的,排布过后,兵士们每日各自都在做什么事?」

参军被问的一愣,很快回答道:「代州厢军的日常兵力在两万人之数,边防禁军有一万。原本各自都日常的各城寨驻扎数量,如今宜县和两寨之事一出,就将一部分兵力向这寨和县的方向,增调了兵力。」

王景禹:「好。那重新排布过得士兵,除了日常的巡查和演习之外,日常是如何调遣的?」

参军虽然对于兵力数量是清楚的,但王景禹问的这个问题,他一时却无法回答:「特殊时刻,日常的演习和训练暂时搁置,各城寨都根据需要,巡防的巡防,探查的探查,组织营地和兵需事务的在组织兵需,还有……」

说到这里,他有点说不下去,因为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说来说去,无论如何,这些日常防护性的事务所能调用起来的兵力,加起来尚不足半数,剩下的一多半,多数都是守在各个城寨当中,组织百姓戒严,挨家挨户的徵调民力,并监督和催促他们到各个地方修筑紧急筹措起来的防御工事。

剩下的,还有起码三成,不用说他也知道,说起来就是空闲的驻扎在各个营地里,以随时待命的姿态,其实无所事事。

总之,第一时间把平头百姓组织起来,营造出日夜赶工丶全程禁严的危机紧迫感,既不花钱不花力气,又政治上无比正确。

王景禹见他不说话了,知道他已然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