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局长当然明白问题真正出在哪里,他们各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他已摸清了董昕主任、马建设处长的心理,但他不想追究他们什么责任。
洪继宗虽说是副局长,但他是总局交流下来的干部,而且白纸黑字地摆在这里。而董昕主任他们的方案,肯定是上不了台面,只能在桌子底下进行。
如果事先私下沟通还有办法变通。但现在事情到了这一步,想推翻洪继宗副局长的意见重来,那实质上就是要打洪继宗副局长的脸。
这样的事情,不说董昕主任与马建设处长不敢做,就是赵一局长这个江南正气管理局的一把手,现在也没有办法挽救了。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赵一局长与董昕主任他们都想到一起了。
听到赵一局长的指示,董昕主任与马建设处长二人立即坐了下来。他们都是五十左右的人了,平时又不注意锻炼身体,进门后不久就这样一动都不敢动地站着听候赵一局长的训示,平时透支的身体早就吃不消了。
但在赵一局长训话时,如果赵一局长不允许,他们就是借了一千个胆,也没有胆子敢擅自坐下来。他们比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如,小朋友们累了也知道找地方坐下来。
这是上位者的威势,也是下位者的悲哀,更是机关里的一种潜规则。
赵一局长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只有这样他才感觉到自己掌控了一切。沉吟了一下,赵一局长缓和了一下语气,象平时向他们征求意见一样道:“现在这事怎么办,你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赵一局长虽然这样问,但他内心已有了基本想法。只是现在他不想说出来,他想先听听董昕主任、马建设处长这二位爱将的想法。
机关里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明明是上位者的想法思路,却要先由下属以请示、汇报的形式说出来,然后由上位者来个所谓的研究商量,最后由上位者以同意下属的合理化建议批复后执行。
这就是所谓的“集体研究”,这当然也是官场潜规则之一。
董昕主任、马建设处长二人,他们当然明白赵一局长的意思。但现在他们必须配合把戏演好,先说说他们的想法。而且,他们的想法必须符合赵一局长的基本思路。
如果他们说出来的基本思路,与赵一局长内心的想法相左,那就说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赵一局长的意思,这种情况在官场上是很致命的错误。
董昕主任、马建设处长二人当然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他们是赵一局长圈子里的重要人员,平时与赵一局长走得非常近。赵一局长肚子里有几根肥肠,甚至眉毛皱动一下,他们也能揣摩个八九不离十。
马建设处长与董昕主任交换了一下眼色,沉吟着说道:“赵局,地下车库改造的车,我感觉要马上进行可能不现实了。”
“说说具体理由。”
赵一局长没有立即表态,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但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的脑袋轻轻地点了几下。
赵一局长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当然被马建设处长敏感地发现了,他立即意识自己的思路对上了赵一局长的口味。
在机关里,一些上位者就是这样,他们不会轻易表态,不会轻易将自己的心迹透露给下属知道。但聪明的下属却能从些许蛛丝马迹中,捕捉到自己领导的内心想法。
马建设处长微笑了一下,悬着的心终于全部放了下来。但他不敢将自己的心理表露出来,还是一幅恭恭敬敬样子,对赵一局长说道:“这事如果洪副局长没有签字,我们去与他私下沟通,肯定没有什么问题。”
没有待赵一局长说什么,马建设处长继续说道:“现在洪副局长的批示,白纸黑字地摆在这里,如果我们再去找他重新批示,他可能会拿不下面子。”
“这还是小事,关键是洪副局长的批示站得住脚,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驳。”
马建设处长没有忌讳什么,说出了他们三人都明白的东西。
他们在座的三个人,包括赵一局长都购买了正气园地下车位。利用单位上的资金为职工个人服务,如果是为全部职工服务还说得过去,只当是单位为职工搞福利了。
但现在问题的关键却是只有少部分人购买了地下车位。用单位的资金来为少部分人服务,那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站不住脚了。这也正是赵一局长他们最心虚的地方。
“还有一点,洪副局长是总局交流下来的,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个特殊因素。”
马建设处长的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洪继宗虽说是副局长,但他身份特殊,就是赵一局长也要顾忌这点。
马建设处长说的这些,当然是他与董昕主任来之前商量好了的意见。如果洪继宗副局长不是总局交流下来的干部,他们根本不会顾忌这些,也不需要赵一局长出面,他们二人只要打着赵一局长的牌子就可以将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