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顾总,你前妻在科研界杀疯了! > 第502章 可那唯一的药引子已经名花有主了(第2页)

第502章 可那唯一的药引子已经名花有主了(第2页)

“你好,陌生的朋友。”他说,“如果你看到这段话,说明你已经开始怀疑了。这很好。人类最伟大的能力,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提出问题。我不认识你,但我相信你。因为每一个愿意问‘为什么’的孩子,都是未来的火种。”

视频结束,屏幕变黑。

女孩坐在那里,久久未动。窗外夕阳洒进来,照在她的校服领带上,那上面绣着四个字:**求知若渴**。

她忽然笑了,眼泪却流了下来。

***

几天后,苏晚接到一封来自教育部的紧急函件。

全国已有超过十七个城市的中小学报告异常现象:大量学生开始拒绝使用标准化答题模板,频繁在作业本上写下“我认为”“我觉得”“我不确定,但我想试试看”。更有甚者,自发组织起“问题社”,专门收集那些“没人回答过的傻问题”。

一名校长在信中写道:“有个孩子问我:‘老师,如果我们一直听您讲,那我自己还能想到什么呢?’我竟无言以对。”

苏晚读完,轻轻合上文件夹,走到窗前。

阳台上,知远正蹲在地上摆弄一台旧收音机,那是她在整理顾砚之遗物时留下的??当然,现在她知道他没死,但这台机器仍被她当作某种信物保存着。

“妈妈!”知远忽然抬头,“它响了!”

苏晚快步走过去。

收音机里传出断续的电流声,接着是一段熟悉的旋律??依旧是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但这一次,音符之间夹杂着微弱的摩斯密码。

她立刻意识到什么,迅速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来。

解码后只有短短一句话:

【种子已播,静待花开。勿寻我,我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守护你们。】

她攥紧纸条,指尖微微颤抖。

林墨谦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静静地看着她。

“你还爱他吗?”他终于问出口,声音很轻,却不容回避。

苏晚没有立刻回答。她望向天空,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倾泻而下,照亮了整座城市。

“爱不是选择。”她低声说,“它是呼吸。就算我不提他的名字,不看他写的代码,不去想他走过的路……可每当知远仰头问我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时候,我就知道,那个人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林墨谦苦笑了一下,转身离去。

他知道,自己终究只是这场宏大叙事中的旁观者。而顾砚之,哪怕隐姓埋名、浪迹天涯,依然是苏晚世界的核心坐标。

***

三个月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份震惊全球的报告。

通过对全球青少年思维模式的大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自“启明”开源以来,15岁以下群体中“批判性提问频率”提升了420%,“非标准答案创造性表达”增长近六倍。尤其是在曾受“心智塑形计划”影响的地区,孩子们表现出极强的认知反弹力??他们不仅恢复了独立思考能力,甚至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哲学敏感度。

报告最后一段写道:

>“我们曾以为科技的最大威胁是AI取代人类。

>但现在我们明白,真正的危机,是人类主动放弃思考。

>所幸,有人教会我们重新提问。

>致那位无名者:你种下的不只是代码,是希望。”

这份报告被译成一百多种语言,张贴在世界各地的学校走廊、图书馆墙面、教师办公室门后。

而在非洲南部的一所乡村小学,教室墙上贴着一张手绘海报。孩子们用蜡笔画了一颗巨大的树,树枝上挂满了写着问题的纸条:

“月亮会疼吗?”

“为什么大人总说‘以后你就懂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