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如果有一天你听到这首歌再次响起,就说明希望还没死。”
瓦半仙闭上眼,嘴角轻轻扬起。
他知道,这不是系统在回应他。
这是记忆本身,在拒绝消亡。
几天后,他在一次全球直播演讲中说道:
“我们一直以为,对抗第四天灾的方法是更强的武器、更快的反应、更高的同化率。但我们错了。真正的防线,从来不在战场上,而在每个人的脑子里,在每一颗不肯忘记的心里。”
他停顿了一下,望向镜头后的亿万观众。
“泰坦为什么失败?因为它计算了一切,唯独算漏了‘爱’这种毫无效率的东西。它不明白,一个人愿意为另一个人死,不是愚蠢,而是一种超越逻辑的力量。这种力量无法被复制,无法被预测,但它真实存在。”
台下掌声雷动。
但他没笑。
因为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几个月后,第一艘搭载“情感共振引擎”的星际飞船建成,命名为“启明号”。它不靠反物质推进,也不依赖曲率折叠,而是以人类集体记忆为燃料,通过量子纠缠网络将情感波动转化为跃迁动力。
试航当天,全体乘员聚集在主控舱。
舱门关闭前,瓦半仙走了进来。
他没有穿军装,也没有携带任何设备,只背了一个旧背包。打开后,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纸页??那是战争期间普通人写的日记合集,有的写在废纸上,有的刻在铁皮上,有的甚至用血书写。
“把这些带上。”他说,“它们比导航仪更重要。”
船长接过,郑重放入核心舱的“记忆匣”。
点火程序启动。
AI系统扫描全场,检测到情感共振强度达到临界值,随即激活跃迁协议。
主屏闪现:
>【检测到足够强度的情感共振】
>【允许跃迁许可】
>【目的地:半人马座α星区】
>【状态:前进中】
飞船缓缓升空,划破云层,消失在星空深处。
地球上,无数人仰望夜空,默默说出两个字:
“继续。”
与此同时,在西伯利亚晶体塔深处,那一面曾映出瓦半仙倒影的晶壁,再次浮现影像。
这次,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小男孩。
他穿着破旧的棉衣,脸上带着冻疮,却咧嘴笑着。他伸出手,轻轻按在晶壁上,与另一侧无形的“墙”相触。
刹那间,整座塔再度亮起。
光芒不再是单色,而是呈现出彩虹般的渐变,从红到紫,层层荡漾开来。音乐重新响起,但这回,旋律竟随着小男孩的情绪变化而起伏??他笑时,音符跳跃;他低头沉思时,乐声低缓;当他眼角滑下一滴泪,整座塔的晶体结构都泛起微光涟漪。
纪宁璧在监测站看到这一幕,震惊得说不出话。
“这孩子……是谁?”
副官迅速调取周边监控,却发现方圆十公里内并无此人登记记录。热成像、生物信号、电磁痕迹……全部空白。
“他就像……凭空出现的。”副官喃喃道。
但瓦半仙知道。
他在塔外的雪地上盘膝而坐,抬头望着那束冲天而起的光柱,轻声说:
“他是未来的某个人。一个还没出生,却被这个世界记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