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 4550(第5页)

4550(第5页)

马骡是母驴与公马所生的后代,而驴骡则是母马与公驴所生的后代,两种骡子虽然都没有繁育后代的能力,但同驴骡比起来,马骡的身形更加高大,力气也大,更适合用来拉重一点的东西,自然,价格也比驴骡要更贵一些。

霍青买骡子回去主要是为了方便他以后收猪,拉猪肉的,自然是马骡更好用,拉车也能用的更久一些。

一头成年的驴骡大概在七到九两左右,而马骡则要十到十二两,别看差价只有三两,然而对于普通农户来说,已经抵的上家里半年的进项了。

一般农户人家买了骡子回去只是为了给家里拉磨,或者短途运货用的,驴骡便足够了,然而这汉子一开口便说要马骡,加上他身形如此高大,于是那贩子一听,心里也有数了,这人多半要么是干猎户,要么就是干屠户的。

这样想着,那牲口贩子干脆带着霍青来到牲口行里专卖成年马骡的骡棚前,殷勤道:“看您的模样,应当是城里的猎户或者屠户吧!要是想买了骡子就能回家拉猪拉货的话,我建议您直接买一头成年的骡子最好。虽说价格比幼骡贵一些,但也省了您几年草料的钱了不是,而且咱们行里成了年的骡子都是训过的,您买回去,不用训,它自己就能拉车,好用的很!”

那牲口贩子说的正好也是霍青想的。

虽说幼骡只有壮骡价钱的一半多,只要七到八两,但从一岁到两岁的幼骡开始养到能它能负重拉货,起码也得养个两年,这期间打草费不少功夫不说,还怕养不好生病,等长大了还得自己训,最重要的是买回去不能直接用,不划算,所以他也打算直接买一头成年的骡子回家。

于是霍青点了点头。

只是成年的骡子也有好些要考虑的。

马骡一般从两岁往上就可以开始拉些轻简的货了,两岁左右的骡子也是最多人买的,买回去还能给家里多干几年活儿。

然而实际上,三岁以下的骡子年纪都还算小呢,身体骨头也都还没完全长好,要是叫它拉车走山路,一不小心就容易伤了骨头,还可能导致骡子以后都走不动路了。

只有四岁以上的骡子才适合他们家使。

霍青在骡棚里看了一圈,最后看上了一头五岁的壮骡,身高腿长,四肢健壮,身上的毛也是油光水滑的,一双眼睛黑而亮,瞧着炯炯有神。

霍青叫那牲口贩子牵着那骡子出来在外头走了一圈,只见那骡子行动走路一切正常,腿和蹄子没有受伤,而后他又叫贩子拉了架板车过来。

骡子果然已经被训过了,温顺的很,见了板车的绳套也不抗拒,喊一声就知道过来拉车,再喊几个简单的指令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什么时候改转弯,就连板车上放了几块大石头,重的很,它拉起来也是十分轻松。

霍青还检查了它的牙齿。

马骡一般五岁的时候牙齿会达到齐口的模样,张嘴看去,一把牙齿就跟被切了一刀一样,看着整齐又平整,这能说明这只骡子喂的好,之前没有被过度劳役过。

齐口是检查牲口最重要的标志,牙口好说明胃口好,能吃能拉,干活也有力气。不过一些黑心的牲口行或卖家,为了叫自家的骡子能多卖些钱,有的会把自家已经七八岁的老骡的牙齿磨平,装作是齐口的牲口来卖,得防着些。

方才霍青摸过,见这只马骡的牙齿是比较小的椭圆形,牙齿也是锃亮的,不像那种七八岁的老骡,牙齿已经变得粗糙黄褐,于是霍青也就放心了。

这确实是只刚齐口的壮骡。

霍青心下满意,牲口贩子给马骡喂了把豆子,马骡吃完豆子打了个响鼻,自己个儿慢悠悠的走回骡棚里去了,而霍青则走到一边,同江云苓商量起来,说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就基本定下是这只了。

挑选牲口的事儿江云苓是一窍不通的,霍青说好便好。

于是,霍青便又去同那贩子议起价来。

因是只成年的壮骡,且身强力健,品相也好,那贩子一开价就要十三两。

比他们之前想的还贵上一两,江云苓才刚皱了皱眉,便听霍青娴熟的同牲口贩子讨价还价起来。

霍青:“贵了,就是春耕正赶着用的时候,一头壮骡也才十二两,你这怎么一开价就要十三两去。这样吧,十一两,卖我就买了。”

那牲口贩子一听就摆了摆手:“十一两?不成不成。这马骡都五岁了,光是把它养大草料就费不少钱呢,总不能卖头牲口还倒贴钱去。再说,这骡子您方才也看到了,刚齐口,这四肢也是又粗又壮的,还训过听话,一瞧便是头好驴子,十三两真的不算贵了。”

霍青却道:“话也不是这么说,养骡子虽麻烦了点,可主要也就是费些心打草料的事儿,青草满山都是,花不了多少钱,且这几年粮价也跌了些,养几年,花不了那么多钱。”

牲口贩子还是摇头:“不成,十一两确实太低了。”又想着霍青方才看的那么仔细,想来确实是有心想要买骡子的,于是他眼咕噜一转,道:“这样吧,大兄弟,我也是真心实意想做您这笔生意的,您要是能一次性能付清全部的银子,这头骡子就卖你十二两半,如何?”

虽说牲口行开在县城里,然而实际上来这儿买东西的还是农户居多,偶尔会有一些财主来这牲口行里挑几匹马,那些真正有钱的富绅,大多自己家里都有生意有来路,很少到牲口行里来。

然而这种大型牲口卖价都是很贵的,一头牛的均价在十二到十四两,就是一头毛驴的价格也在六到八两之间,很多农户手里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因而在牲口行里,一次性付清全部银子的少有,反而是同牲口行定下契约文书或者付定金,先牵了牲口走,而后在慢慢还钱的交易多。

当然,先赊账或者付定金,再慢慢还钱的风险也大,以这样方式买卖牲口的,不止后头要付的利钱也多,而且也更麻烦一些,因而无论是农户还是牲口贩子,如果能当面银钱两讫的,自然是最好的。

为了鼓励这样方式,因而一般牲口行里,能一次性付清所有银钱的,买牲口的价格都低一些。

牲口贩子想着这人多半不是屠户就是猎户,手里应该是能拿的出钱来的,所以才提了这么个事儿。

这头马骡的品相很好,又是齐口的壮年骡子,十二两半确实不算贵了,且这骡子的骡棚门口并没有蹲守的农人,想来是旁人放在牲口行里托牲口贩子卖的,价格比一般的骡子高出个半两来实属正常。

霍青手里确实能拿出那么钱来,只是他瞧着那牲口贩子的模样,似乎还有价可讲的样子,于是考虑了片刻,道:“最多十二两,你这骡子买回去我还得自己配一副鞍具和蹄钉呢,卖不卖?卖的话我就付钱。”

一听他当场就能给钱,那牲口贩子想了想,咬牙应下了。

其实十二两银子他也是能赚一些的,这骡棚门口虽说没有蹲守的农人,但其实这骡子就是这牲口贩子自己养的,他既是卖家,也是中间的牙人,方才开价十二两半也不过是想仗着霍青不明就里,想再赚一笔牙人钱罢了。

只要这骡子能卖出去,总比他养在牲口行里吃草料好。

于是,这事儿便这么定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