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627章 萧宝惠的血衣(第1页)

第627章 萧宝惠的血衣(第1页)

她面上却波澜不惊,再次躬身,声音清晰而平稳:“回陛下,臣暂无此意,如今朝务纷杂,臣唯愿竭尽全力,忠君报国,不敢分心他顾。”

皇帝闻言,轻轻叹了口气。

他的语气愈发温和,仿佛一位真心为晚辈操心的长辈。

“真是个傻丫头,你是个将才,更是个好臣子,朕都知道,可女子这一生,最重要的事,终究是得有个知冷知热的丈夫,有个温暖踏实的家。”

他低头,枯瘦的手轻轻拂了下衣袍,一声叹息:“你活到朕这个年纪就知道了,再。。。。。。

海风自南而来,拂过千帆林立的港口,卷起一袭玄色斗篷。阿烛立于灯塔之巅,指尖轻抚那枚传国玉玺,其上龙纹隐隐发烫,似有感应。三月前太庙血战余波未平,朝堂虽已更迭,百官俯首,然天下之势如沸水初歇,暗流仍涌。

她闭目,神识沉入玉玺深处??那里封存着母亲阿荼临终前的一缕残魂,也藏着北斗破军星宿真正的密令:**“北境有门,藏于冰渊;星火不灭,终将归源。”**

这八字箴言,与密信中“海波不惊,待君启航”遥相呼应,仿佛命运之轮再度转动。

她睁开眼,目光掠过远处海面。一艘黑船正悄然靠岸,船身无旗,却在甲板刻有一枚双鱼交尾图腾,已被海水侵蚀大半,却仍难掩其邪异气息。影舵密探早已埋伏四周,只等她一声令下。

“放它进来。”她淡淡道,“我要看看,玄螭会最后还藏着什么底牌。”

不多时,船上走下一男子,披灰袍,戴青铜面具,步履稳健如踏沙行。他手中捧着一只檀木匣,跪于码头石阶前,声音沙哑:“属下奉‘老祖’之命,献上遗物,请阿将军亲启。”

阿烛缓步而下,身后真龙卫列阵森然。她停在他面前,低头打量那匣子??木质陈旧,边角包铜,锁扣处嵌着一颗人牙,泛黄带血,竟与当年井中发现的骸骨牙齿完全一致。

“老祖?”她冷笑,“黄德全尸骨已焚,你们还要供奉谁?”

“黄尚书不过傀儡。”灰袍人缓缓抬头,面具裂开一线,露出一只浑浊却清明的眼,“真正活了百年、窥尽天机者,是那位被钉在北疆冰窟三百年的‘守门人’。他预言:破军归位之时,便是九幽之门重启之日。而您……是钥匙,也是祭品。”

阿烛瞳孔微缩。

她忽然想起地宫铜镜中的低语:“你不是唯一觉醒的星宿。”

难道……还有别的命格,在暗中苏醒?

她挥手示意取匣。刚触到盒身,一股阴寒直冲脑海??幻象骤现:漫天风雪中,一座巨大石门矗立于万丈冰崖之下,门上刻满扭曲符文,中央凹陷处,赫然是她的掌印轮廓。七具身穿铠甲的尸体倒悬门顶,胸口插剑,口中喃喃诵念同一句咒语:

>“以血偿债,以魂补天,七星既乱,真我当还。”

画面一转,竟是许府后院。幼年灵素蹲在井边,对着水中倒影说话:“姐姐,你说外面的世界真的有光吗?”水中倒影却未随动作波动,反而缓缓笑了:“当然有,只要你愿意替我活下去。”

阿烛猛然回神,冷汗浸透内衫。

那不是回忆??那是某种跨越生死的召唤。

“这匣子里的东西,”她盯着灰袍人,“是不是和灵素有关?”

对方沉默片刻,终于开口:“十一年前,玄螭会并未杀死那个孩子。她们用‘换命蛊’将双生姐妹的灵魂对调,让你活下来,让灵素替你赴死。可她们没想到……灵素本不该存在。”

“什么意思?”

“她是‘影胎’,是你命格被割离时诞生的虚影之体,天生通灵,能见亡魂、知天机。正因为如此,她才是真正的破军宿主。而你……只是承载了阿荼血脉的容器。”

阿烛心口如遭重击。

但她很快稳住呼吸,冷笑出声:“所以你们折磨她十年,只为逼她说出开启北门的方法?可惜她至死不说,对吧?”

灰袍人摇头:“她说了。但她说的不是方法,而是一个名字??‘阿烛’。她说:‘若有一天我姐归来,请告诉她,我在门那边等她点灯。’”

刹那间,天地寂静。

阿烛缓缓打开檀木匣。

里面没有兵器,没有毒药,只有一小截枯枝般的指骨,缠着半段褪色红绳。正是当年井中遗物的一部分。而在指骨下方,压着一张薄如蝉翼的人皮地图,绘制的正是北疆极寒之地,标注着一行小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