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624章 他是个人渣却是好哥哥(第1页)

第624章 他是个人渣却是好哥哥(第1页)

“许靖央!”赵曦彻底崩溃,疯狂地拉扯着铁链,脖颈被勒出深深的血痕。

恶疮在挣扎中破裂,脓血顺着胳膊流淌,她却浑然不觉。

“你这个贱人!你不得好死!”

许靖央站在原地,银白蟒袍在昏暗牢房里依然纤尘不染。

她看着赵曦如同困兽般嘶吼,眼神平静无波。

赵曦骂得越狠,越显得她此刻的狼狈。

“你以为你赢了吗?”赵曦停下挣扎,喘着粗气冷笑,“长公主不会放过你的,北梁也不会!皇上更不会!我就在地府里看着、等着!”

“看。。。。。。

夜风穿廊,吹动灯塔百盏长明之火,火焰摇曳却不灭。许明烛将名录合上,指尖抚过那新添的一行字,仿佛在与无数亡魂低语。她起身踱至窗前,望着远处海面那一点“信”字灯笼缓缓西行,如同当年阿荼将军率军出征时,百姓沿岸举火相送的光河。

她忽然记起幼时,师父曾带她登塔观星,指着北斗第七星说:“那是破军,主杀伐,也主更替。它不动则已,一动便是天地翻覆。”

如今,那颗星正悬于中天,熠熠如血。

翌日清晨,影舵急报自江南传来??苏州府周氏老妇暴毙于破庙之中,死状安详,唇角含笑,手中紧握一枚褪色红绳,正是当年缠在井底女童腕上的那一根。仵作验尸称其心脉自然衰竭,无毒无伤。可许明烛知道,那是她的魂终于归位了。

她命人将老妇遗体迎回青山,葬于无名女童墓侧,立碑曰:“忠婢周氏,守真十八载。”又亲撰祭文,焚于月下。火光映着她清冷面容,恍若当年守夜司初建之夜,她跪在父亲灵前发誓:**“若有负忠良,许明烛当万劫不复。”**

誓言未冷,风波再起。

三日后,京城突现异象:连着七户曾为黄家效力的旧官之家,家中仆役接连梦魇,醒来皆言见一红衣女童立于床头,眉心朱砂如泪,低声问:“你们可记得我?”

更有两家祠堂半夜自燃,火中传出孩童哭声,待扑灭后,神主牌尽毁,唯余焦土上浮现七个血字??

**“还我姓名,还我骨血。”**

民间传言四起,谓之“灯塔鬼女显灵”。百姓惶恐之余,却也有不少人暗中焚香祷告,供上一碗清水、一支素烛,求那孤魂安息。许明烛听闻,只淡淡道:“她不是鬼,她是被抹去的人。”

而就在这诡异氛围之中,一道密信悄然送抵灯塔??来自北境极寒之地的黑水营。

信是用冻僵的手指蘸血所书,字迹歪斜却力透纸背:

>“大小姐……我们找到了……阿荼将军的头颅。”

许明烛读罢,掌心骤然发烫,几乎握不住那薄薄一页桑皮纸。

据信中所述,二十年前阿荼战死后,头颅虽被兵部拒收,却被一名忠心副将冒险藏匿,埋于断魂岭雪窟之中。副将临终前将此事托付给族中后人,代代守护。直至近日,因雪崩塌方,冰封遗迹显露,才得以重见天日。

头颅保存完好,面上犹带冷笑,双目紧闭,颈口以秘法封蜡,未腐不烂。更惊人的是,其颅骨内竟嵌有一枚铜片,刻着永和六十五年军功册原始名单??上面赫然写着:

**“镇国大将军阿荼,斩敌八千,平西疆三十六部,功居第一。”**

而原本册中顶替其功的“黄德全麾下偏将许敬之”,实则当日尚未抵达战场!

许明烛当即召苏砚入室,将铜片置于烛火之上烘烤,果然显现出第二层密文:一组数字与地名交错排列??**“五十七,双鱼纹,雁门关南三十里,石匣藏龙。”**

“这是……军功底账的密钥!”苏砚声音微颤,“先帝设‘直录院’时,曾令李崇文等人另立一本真实功勋录,藏于边关秘地,以防权臣篡改。这组数字,极可能是开启藏档的凭证!”

许明烛凝视铜片,眸光如刀:“父亲当年追查玄螭会,为何会顶替阿荼之功?因为他发现了真相,所以必须被除掉。”

她冷笑一声,“他们不仅要窃取功劳,更要让真正的英雄永远背负叛国之名。”

当夜,她亲自执笔,拟写三封密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