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点赞破百万,评论区一片“破防”:
【原来我一直误会了】
【感觉像极了当年的牛奶粉事件,好人被骂,坏人偷笑】
【我现在就想冲去超市买两瓶压惊】
至此,舆论彻底反转。
第六十天,巴王Q2财报发布:线上营收同比增长218%,达2。3亿元;线下渠道回流率超60%;品牌搜索指数重回行业前三。
而在这一切背后,另一个项目正悄然推进。
某日上午,王曜驱车前往京郊一处保密园区。这里即将挂牌“中华草本创新联合实验室”,由巴王牵头,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云南白药研究院等七家机构共建。
门口石碑上刻着八个大字:**守正创新,本草兴邦。**
万玉已在等候。她今天穿了一袭素色旗袍,神情庄重。
“你知道我父亲为什么取名‘巴王’吗?”她忽然问。
王曜摇头。
“不是因为四川古国,也不是什么霸气寓意。”她望着远处青山,“是我爷爷当年在乡下采药,救活了一个快饿死的娃。那孩子后来参军打仗,解放后做了高官,临退休时托人送来一块匾,上书‘巴山药王’四个字。我爸就把厂子叫‘巴王’。”
王曜默然。
“我们做这行,从来不只是为了赚钱。”她轻声说,“而是为了让那些长在山沟里的草根树皮,也能变成治病救人的力量。”
王曜深深吸了一口气:“所以你才会坚持‘中草药联盟’?”
“对。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走得远。”
两人并肩走入大厅。墙上挂着一幅巨大地图,标注着全国一百三十七个道地药材产区。中央电子屏显示着实时数据流:黄芪多糖提取效率、丹参酮稳定性测试、灵芝孢子破壁率……
“第一期投入五个亿。”万玉说,“未来五年,我们要建立三十个标准化种植基地,申请不少于五十项国际专利。”
王曜笑了:“这步棋,比‘癌一赔十’更大胆。”
“但也更值得。”
当天下午,子品牌“青蘅记”正式立项。主打高端草本护肤线,目标客群为25-40岁都市女性,首批产品包括玫瑰茯苓面膜、当归精华油、艾草暖颈贴等。
股权结构按万玉提议:王曜方占40%干股,负责运营与电商;巴王占40%,提供技术支持与供应链;剩余20%作为员工激励池。
“狡兔三窟,如今我们已有两窟。”王曜在内部动员会上说,“接下来,我们要挖第三窟??海外市场。”
他展示了一份调研报告:东南亚华人圈对中草药接受度极高,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已有山寨版“巴王”流通;中东富裕阶层近年追捧天然植物护肤理念;非洲部分国家甚至将中药列为进口免税品类。
“我们要让世界知道,最好的草本科技,来自中国。”
会议结束时,助理递来一份传真。
是东瀛某大型药妆集团发来的合作意向书,希望收购巴王30%股份,共同开发亚洲市场。
王曜看都没看完,提笔写下四个字:
**恕不接受。**
然后拨通程龙电话:
“小哥,准备好了吗?我要让你成为全球第一个粉丝破亿的华人明星。”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笑声:
“只要你不让我真喝洗发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