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魏晋不服周 > 第192章 宾客与菜单下(第3页)

第192章 宾客与菜单下(第3页)

二、全境暂停集市、庙会、婚丧聚集;

三、城门设卡,查验行人健康状况;

四、官府免费发放麻布口罩与艾草熏香;

五、尸体必须火化,不得土葬;

六、医师每日上报疫情数据;

七、鼓励民间举报隐瞒病情者,赏银十两;

八、严禁囤积药材,违者充军;

九、征调太学医科学子五百人,奔赴前线;

十、所有官员须带头遵守防疫令,违者罢职。

命令下达之初,阻力重重。扬州刺史拒不执行,称“百姓不信怪论,恐激起民变”。王衍当即罢其职,改任李知微之师、太医学正孙思邈为“总防疫使”,持节巡视各地。

奇迹般地,三个月后,疫情得到控制。死亡人数远低于预期,且未扩散至江南腹地。

百姓开始相信:“原来朝廷真能救人。”

孙思邈返京后撰《疫症辑要》,成为后世防疫经典。王衍亲题序言:“医者仁心,政者仁术。救一人是善,救万人靠制度。”

******

夏末,右贤王再遣密使南下,带来惊人情报:刘渊病逝,匈奴内乱,诸子争位;石勒主力深陷关中,与李特交战不下;而慕容?已吞并辽东全境,意图南下逐鹿。

“时机到了。”王衍在军机会议上缓缓说道。

众将请命:“愿率大军北伐,直取洛阳!”

王衍摇头:“不。我们不出兵。”

满堂愕然。

“我们要做的,不是打仗,是播种。”他展开地图,手指划过黄河两岸,“派三百名文官、五百名工匠、两千名教师北上,进入赵固辖区,建立学校、医院、作坊、粮仓。把《政典》译成胡汉双语,张贴街头。让每一个百姓都知道,什么叫公平赋税,什么叫司法独立,什么叫儿童必须上学。”

“可若敌军来袭?”有人问。

“那就让他们打一座座空城。”王衍冷笑,“等他们发现,占领的土地越多,反抗的人民也越多,而我们的文明却像春水一样漫过北方,那时,他们才会明白??真正的征服,不是靠刀剑,而是靠人心。”

******

秋九月,袁熙任期将满。

朝廷派员前来考核。调查结果显示:莲塘里人口增至两千三百人,耕地达四千二百亩,粮食自给有余,还向邻县输出稻种;建起小学一所、诊所一间、织布坊两家;犯罪率为零;百姓满意度高达九成七。

考核官惊叹:“此地已非屯垦点,实为模范县。”

袁熙却在述职奏章中写道:“成绩非我一人之功,乃万民合力所成。恳请朝廷免除本县三年赋税,用于扩建水利与学堂。另,臣愿继续留任,因尚有一事未竟??让最后一个孩子念上书。”

王衍阅毕,提笔朱批:“允其所请。另赐‘惠民县令’金匾一面,绢百匹,牛十头。天下官吏,当以此人为镜。”

消息传回鄱阳,百姓焚香叩拜,称袁熙为“活菩萨”。

而在此夜,袁熙独坐灯下,翻开那本已被翻烂的《江左政典》,在扉页写下一行小字:

“文明如种,深埋于土,静待春雷。我不过是个浇水的人。”

窗外,秋风拂过稻田,沙沙作响,宛如大地的低语,诉说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