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魏晋不服周 > 第192章 宾客与菜单下(第2页)

第192章 宾客与菜单下(第2页)

******

与此同时,北方局势再度动荡。

羊暨自寿春失守后威望大损,部将离心,不得已退守彭城。赵固趁势北进,连克谯郡、梁国,兵力膨胀至十五万,声势浩大。但他谨记王衍“不急于占地,而重于得心”之训,每下一城,先设粥棚赈饥,再遣文官编户齐民,重建户籍,废除苛捐杂税,并广贴《政典》节选,宣告“江南新政,普惠万民”。

许多原属羊暨治下的士人纷纷倒戈,称:“与其追随暴主,不如归附文明。”

然而,隐患亦生。

赵固麾下将领多为草莽出身,惯于劫掠,虽军令严禁扰民,仍有小股部队私掠村庄、强占妇女。更有甚者,竟将俘获的胡人奴隶贩卖至江东商贾手中,换取酒肉兵器。

此事传至建康,朝议哗然。

谢鲲怒极:“赵固纵兵为患,岂配称‘左仆射’?请即刻削其职,另遣文官接管江北!”

顾荣却持异议:“彼处危局未定,骤然夺权,恐致军心溃散。不如派监察使前往督政,辅以律法教育。”

王衍沉吟不语,直至深夜方才提笔,亲书《江左监察令》一道,命虞预遴选十名精通刑律、廉洁刚正之士,组成“巡北御史团”,携《政典》副本北上,入驻赵固行台,专司监督军纪、审理冤狱、稽查贪腐,并有权罢免七品以下违法军官。

他在手谕中严令:“吾之所治,非仅疆土,更是人心秩序。宁可少得十城,不可失信一民。若有将士违令,不论功勋高低,一律依法惩处,不得宽贷。”

又附密信予赵固:“昔汉高祖入咸阳,约法三章;今我军临中原,岂能不如?你若不能自律,我必另择他人。”

赵固接信,汗流浃背,当即下令斩杀三名劫掠主将,悬首示众,并亲自登门向受害百姓赔罪。自此整肃军纪,设立“百姓投诉箱”,每月公开审理案件,民心渐安。

******

冬十一月,鄱阳屯垦区迎来首次丰收。

稻谷金黄,穗实低垂,千亩良田随风起伏如浪。收割当日,全村男女老少齐聚田间,欢声雷动。袁熙亲自下田割第一镰,稻秆划破手指也不停歇。当晚,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饭香弥漫夜空。

这是他们三年来第一次吃上饱饭。

庆功宴上,老妪捧出一碗新米粥,颤巍巍递给袁熙:“郎君,这是我儿再也喝不到的味道……谢谢你,让我们活了过来。”

袁熙接过,一饮而尽,热泪滚落。

翌日,他主持编制《莲塘里年报》,详细记录垦田亩数、产量、人口增长、疾病治愈率、儿童识字率等数据,并绘制地图、附上照片(由太学派出的画师摹绘),连同那方曾立誓的砚台一起,封匣送往建康。

王衍展卷细览,眼中泛光。他对左右言:“此非一村之报,乃新政之验。从此以后,天下治乱,不必听豪强之言,但看此等实录即可。”

遂下令在全国推广“年报制”,要求各郡县每年岁末上报民生数据,作为考核官吏的核心依据。

******

永康七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在江北爆发。

起初只是发热咳嗽,继而咯血窒息,死者多为贫民与士兵。赵固急报:“疑为胡地传入之‘肺痨瘟’,已蔓延五城,日亡数十人。”

建康震动。

太医院束手无策,民间谣言四起,说是“天罚南人北侵”,更有道士宣称需“斩百童祭天”方可止疫。

王衍勃然震怒,下令:“敢言谶纬惑众者,斩;借机敛财害命者,族诛。”

随即召集群臣议事。

欧律斯提尼提出:“疫病非鬼神作祟,而是‘微虫’所致,可通过空气、接触传播。欲防之,须隔离病患、焚烧污物、佩戴湿巾掩口鼻,并禁止集会。”

此说前所未有,众人将信将疑。

王衍却果断采纳,颁行《防疫十令》:

一、设立“疫区隔离营”,病者集中医治,家属暂禁出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