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御前女官 > 第112章VIP(第2页)

第112章VIP(第2页)

“……朕的女儿十分有心,她还太小,不懂这八十万两对于老百姓有多重要,但朕懂,朕心甚愧,连区区一个孩子都不如……”

大公主走到皇帝身边,轻声道:“父皇,这是女儿该做的,女儿身为公主,理应为父皇分忧。”

皇帝摸摸公主的脑袋,叹了口气,“如今内帑还有三百万两银子,朕全数拿出,若能挽救一二,朕也不愧百姓供奉……”

齐玉微一直是主张救灾的,他立刻跪了下去,“臣昨夜整理了下家当,也能拿出三万两,有些少,诸君莫笑。”

有人带头,自然好办,后面不想拿的也被迫出了点血。

唯有许家闻纹丝不动,他不是不想,是确实没钱,大家都心知肚明,也无人去嘲讽。

也有人提议,“如今大灾当前,不止灾民难捱,国门也难守,这钱肯定不够,不如在无灾的地界加征一些税赋,以等情况好转,再行减免……”

大公主小小年纪,已经有了公主威仪,加上赵长宁日日与她谈天说地,百无禁忌,她早已经不是不谙世事的小公主了。

“不行。”小姑娘芙蓉粉面格外端肃,因着气怒,脸都有些泛红。

皇帝本来在认真的听,可听到女儿一声厉喝,不由拧眉,“瑶儿,莫要失礼。”

周敏也和蔼的朝大公主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公主年纪虽小,想必不懂。”

大公主气冲冲地朝皇帝道:“父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子太平的时候,尚且赋税不断,一粒米一粒米的供养着皇室乃至你们这些官员,这个时候,怎么不说天下饥民,官员有责?现在天下不太平了,还是要把主意打到那些可怜人身上,说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义凛然的,这话应该这么说吗?是他们一直在供养咱们,这责难道不该是咱们首担,怎么全成了一天好日子没过的百姓之责了呢?那要咱们何用?将来要是有敌国进犯,你们连将士的家人都不顾,还指望着将士出战吗?”

皇帝望向女儿的眼神顿时变了,见其他人也无话可说的模样,便打破了僵局。

“如今好歹情况稍解,走一步看一步的好,诸位回家也准备准备吧。”

等人都出去,他拉着女儿问道:“这些话,是你姑姑教你的?”

大公主踟蹰着点头,怯生生的道:“我觉得姑姑说得对,现在这般对百姓,那百姓必定不会拥护咱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她接着道:“姑姑还说,这片土地上生生死死太多太多,咱们大庸两百多年,可这麦子也只熟了两百多次,还要除去天灾人祸荒年,百姓很苦的,父皇,决不能用那种馊主意。”

皇帝摸摸女儿的头,没有说话。

这一次,总共凑了五百万两,化成了各种东西,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的送到了灾地,主要有女官来分配,这一次的灾难中,女官是最亮眼的存在。

她们比男人更心细,更能抚慰人心,独特的制度使得她们内部也更团结,没有贪污,没有喊苦喊累。

加上明轩总领,大家配合的天衣无缝,那些吵嚷着要废止女官的,再也没了声音。

只是灾难太过沉重,余震一直不停,死亡人数越来越多,万人坑挖了一个又一个,最终还是放弃了,听闻有些地方的尸骨引来了许多狼群盘踞,那些地方,算是彻底废弃了。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十月底,大部分尚存的百姓还是无法全部安置,许多都渐渐流亡至各地,盗匪再次横行,甚至有些地方出了叛贼。

大灾之后有大疫,一些怪病也顺着他们流亡的路线,一路到了玉京。

好在,一切都还可控。

承安九年的新年,过得十分仓促平淡,整个皇城依旧被这场灾难笼罩,连新生儿都无法引起皇帝的注意。

而皇后一直在后宫里勤勤恳恳,毫无怨言,连四皇子来她面前请安,她都能下笑着接下,似乎那件事儿,已经过去了。

“你说,他真的会将那个小贱种设立为太子吗?”皇后目光幽幽,语调难掩恨意。

赵长宁摇头,“娘娘,我也不知。”

她心里很淡然,也没有在意皇后对皇帝的余情未了,因为事情的发展,终会到达那个点。

史书写满了种种经验,以期后人能记住教训,但她现在读了那么多书,纵观历朝历代,没有从史书里读出有谁能躲开,前人犯的错,后人依旧在犯。

无论是谁做太子,都不会影响她要做的事,时机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谁说小人物就没有好机会呢。

承安十年、十一年,整整两年,那场地震的阴霾才稍稍消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