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重生:我老婆是天后 > 第1118章迷茫二(第2页)

第1118章迷茫二(第2页)

>

>真正的正义,不只是惩罚,更是阻断代际传递。如果一个曾经打老婆的男人,最终学会拥抱而非拳头,并教会儿子尊重女性??那么他的觉醒,本身就是对暴力最深刻的审判。”

舆论渐渐平息。更多人开始理解:这场战争的目标不是消灭某一群体,而是终结一种模式。

四月初,南方暴雨连绵。范真真带队前往广西山区,考察“流动倾听车”项目落地情况。这是“光缝联盟”最新尝试??改装数辆房车,配备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和紧急联络设备,深入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乡村,为潜在受害者提供上门服务。

第一站是大化县一个瑶族村落。村支书皱眉接待:“我们这儿民风淳朴,哪有什么家暴?”

范真真没争辩,只是请当地妇女主任组织了一场“悄悄话茶会”。十几位农妇围坐火塘边,起初沉默寡言,直到有人说起丈夫喝醉后摔东西,另一个人接话:“我家那口子嫌我生了两个闺女,天天骂我没用。”

眼泪一颗颗落下。

她们不知道,报警能立案;不清楚,医院可以开具伤情鉴定;更不明白,长期辱骂和经济封锁也是违法。

范真真拿出宣传册,一页页讲解“家庭安全码”的使用方法。有个五十多岁的阿姨颤声问:“要是我扫码求助,村里人知道了,会不会说我败坏家风?”

“所以我们要匿名。”范真真握住她的手,“系统只会通知最近的援助点,不会暴露你的名字。而且,错的是施暴的人,不是你。”

临走前,一位大姐偷偷塞给她一张纸条:“我想离婚,但我没文化,不知道怎么弄。”

回到车上,范真真拨通律师志愿者电话,安排远程协助。窗外雨仍未停,山间云雾缭绕,仿佛天地都在低语。

半个月后,首辆“倾听车”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正式运行。首月服务人次达三百二十七,其中六十八人申请保护令,十九人进入庇护所。更令人振奋的是,当地妇联反馈:“过去一年零报案,现在每月平均五起。”

进步正在发生,尽管缓慢。

五月,林晓雨在北京举办个人巡回展收官站。展厅中央,那幅《重生》被置于旋转展台,四周环绕着观众写下的留言卡片。一名参观者留言:“十年前我被打断肋骨,谎称骑车摔的。昨天,我把诊断书寄给了妇联。”

展览闭幕当天,一位白发老太太走到范真真面前,颤抖着掏出一本泛黄的日记本:“这是我女儿留下的……她三十年前自杀了,没人知道为什么。现在我懂了,她是被丈夫折磨死的。”

老人泣不成声:“如果那时候有你们这样的组织,她会不会活下来?”

范真真抱住她,说不出话。

那一夜,她失眠了。

第二天,她召集团队启动“历史创伤档案计划”??收集上世纪至今未被记录的家暴案例,联合高校建立口述史数据库,让那些湮没于时代的哭声,也能被听见。

夏天来临之际,苏婷从新居寄来一封信,附着一张照片:她站在图书馆门前,怀里抱着一摞书,笑容明朗。信中写道:

>“昨天,女儿放学回来跟我说:‘妈,我们班有个同学爸爸总打妈妈,我把你的故事讲给她听了,她答应带妈妈去求助站。’

>

>我抱着她哭了好久。原来治愈不仅能修复自己,还能照亮别人。”

范真真把信读了三遍,然后放进抽屉最底层。那里已经堆满了类似的信件??来自张丽、陈小婉、赵梦瑶……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旅程。

八月,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宣布将“家庭暴力预防与干预”纳入“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公安部上线“反家暴数据联动平台”,实现报警、医疗、庇护、司法全流程追踪。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指导,明确“精神控制”“经济剥夺”等非肢体暴力可构成犯罪证据。

庆功宴上,李小红举杯笑道:“咱们当初在地下室开会的时候,谁能想到会有今天?”

范真真笑着碰杯,却没有多言。她知道,制度的进步只是起点。真正的战场,仍在无数个深夜亮着微光的房间里,在那些尚未出口的“救命”二字之间。

九月底,朵朵终于开口说话了。

那天,她在画纸上画了一扇打开的门,门外阳光灿烂,一个小女孩牵着妈妈的手奔跑。林晓雨轻声问:“你想不想念妈妈?”

她点点头,眼泪滚落:“我想告诉她,我不怕了。”

视频连线接通那一刻,苏婷的女儿突然冲进镜头:“阿姨!我们老师让我们写了‘我心中的英雄’,我写了你!”

范真真怔住。

小女孩认真地说:“你说过,勇敢不是不害怕,是害怕还敢往前走。我妈现在每天自己坐地铁上班,她说她也是英雄。”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随后掌声雷动。

年底,《母亲之声》年终特辑上线。主题名为《光是如何来的》。片头播放一段黑白影像:1950年代某法院判决书复印件,写着“夫妻吵闹属家务事,不予受理”;接着切换至2024年某庭审现场,法官宣读:“被告人因长期实施冷暴力、监视跟踪、言语贬损,构成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