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陛下令尚食局送来酒水瓜果和肉食,所有人在兵部官署中将就吃了一顿。
饭后继续讨论细节上的安排。
当陛下开口说要让郑王去关中坐镇时,所有人都诧异万分。
一旁坐在陛下下方,一直没说上什么话的郑王也惊诧万分。
吴公更是直言道:“陛下,如今朝中只有一位皇子,岂能轻易涉险?”
郑王也连看向父皇。
在场官员人人诧异,大伙的想法和吴光启差不多。
卫王被惩治,威严扫地,如今只剩一个郑王,那就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国之根本。
怎么能放到关中去,现在可不是“西出长安万里疆”,关中几乎也成边地了。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国家的未来怎么办。
陛下却似乎没有这样的考虑,言辞坚决:“玉不琢不成器,再说也不是让他像赵立宽那样去前线冲锋陷阵,指挥战斗。
不过是坐镇长安而已,坚城高墙之内。”
说着看向郑王:“这点事你不会惧怕吧。”
郑王脸色发白,明显能看出害怕,却还是咬牙道:“儿臣遵令。”
陛下满意点头。
众人都觉得陛下话里话外的别扭,却一时反应不过来。
只有黄门侍郎张令说道:“陛下,郑王乃是皇子,赵立宽一个臣子怎么能相提并论。”
陛下摆手示意他不必再说,也没说什么。
大伙也反应过来,陛下的口气是把皇子拿去和赵立宽比较。
哪怕赵立宽确实有能力,但身份之间也有鸿沟。
不少人心里暗自记住,看来陛下对赵立宽十分重视信任啊。
一直忙碌到下午,各部传信的人进进出出,陛下旨意一道道下达,各有司衙门官吏,陛下身边宦官,不歇脚的穿梭在兵部衙门和皇城各个官署之间。
随后一匹匹快马飞奔出皇城,带着命令沿着洛阳城街道分散四面八方,快马加鞭向各处赶去。
直到太阳快落山时,多数事的执行细节都已敲定。
还有少数不重要的明天继续商议,陛下令所有人各自回家。
宣德门外,车马密集。
青砖墙下,诸多车马一排排等候,都是来接各家家主的。
众人各自行礼告辞。
户部尚书江长生落在最后,与其主事抱怨:“两位相公倒是一个劲为那赵立宽考虑。
司马相公还好,我听说吴相公甘愿要把他家孙女许给赵立宽做妾,高门大户自此自甘下流。
他们出风头,苦的是户部,军饷粮草,最后还不是咱们想办法。”
主事连连应是。
江长生忿忿不平,除前线打仗户部的压力外,也有私人的事。
吴相公家孙女是京中高门大户都盯着的香饽饽。
他原本替自家嫡子火锅几次,想娶其为自家儿子的正妻。
结果都被吴相公以其父不在京城为由拒绝。
如今却将之许给赵立宽做妾!
这岂不是说宁愿当别家的妾,也不愿成他家正房儿媳。
江长生越想越来气,觉得自己被轻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