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 第五百八十六章 逃离大英博物馆为雪糕大佬加更(第2页)

第五百八十六章 逃离大英博物馆为雪糕大佬加更(第2页)

会议结束后,他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了一条动态:

>“一百年前,我们的孩子被人称为‘东亚病夫’。

>七十年前,我们的科学家在风雪中徒步丈量国土。

>今天,我们终于有能力说出自己的名字。

>如果这叫‘渗透’,那我愿倾尽一生,做一名温柔的渗透者。”

这条动态被疯狂转发。二十四小时内,全球超过两百万用户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家族故事。其中一条格外动人:

>**@Lena_Kim(韩国釜山)**:

>我奶奶是慰安妇幸存者。小时候我不懂为什么她总在春天烧纸钱,后来才知道,那是她在祭奠那些没能回家的女孩们。

>昨天,我在‘群星计划’上传了她的口述记录。她说:“我不是为了仇恨,是为了记住??女人也可以勇敢。”

>今天早上,我收到了一条私信。来自日本京都的一位年轻女孩,她说她爷爷曾是侵华日军翻译,临终前留下忏悔日记。她问我能不能替她奶奶向我奶奶道歉。

>我哭了。原来,原谅也可以从一句‘我知道你受过苦’开始。

林昭看着这条留言,久久无法言语。

他知道,这不是胜利,而是一种可能??一种让历史不再重复的可能。

一周后,“群星计划”迎来里程碑时刻:**全球累计上传记忆片段突破一亿条,覆盖198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情感数据库。**

与此同时,《微光》在全国公映。首日票房破四亿,豆瓣开分9。8。观众走出影院时,许多人沉默不语,眼中含泪。

一位影评人在文章中写道:“这部电影没有主角。或者说,每一个默默坚持的人都成了主角。它让我们重新定义伟大??不是站在聚光灯下接受欢呼,而是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依然选择相信。”

更令人意外的是,影片片尾彩蛋并未展示幕后花絮,而是接入“文明共振”实时数据流。观众通过手机扫码,可即时查看此刻正在上传的记忆片段:

-内蒙古草原上,一位牧民正教孙子辨认北斗七星;

-新加坡华人家庭饭桌上,祖孙三代齐声背诵《少年中国说》;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一名街头艺人用探戈舞步演绎《梁祝》……

每一份上传,都在星图上点亮一颗新星。

而在大洋彼岸,一场静默的变革也在发生。

纽约一所高中课堂上,历史老师播放完《赤焰》片段后,提问学生:“你们认为,是什么支撑这些人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一名黑人女生举手回答:“不是命令,也不是恐惧,而是爱??对他们未曾谋面的后代的爱。”

教室里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掌声。

同一天,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发布公告:将与中国清华大学联合开设“跨文明共情研究”课程,首批选修人数达八百人,创下该校人文类课程报名纪录。

然而,风暴并未就此平息。

某晚,林昭接到陈砚紧急来电:“邵氏集团遭遇网络攻击,‘玫瑰基金’财务系统被黑,部分资助名单泄露。已有三位基层文化工作者收到恐吓信。”

“来源?”林昭问。

“初步追踪指向境外极端右翼组织,但手法专业,疑似有国家背景支持。”

林昭握紧手机,眼神渐冷。“通知所有合作方,启动‘暗河’应急预案。另外,把近三年所有公开演讲、采访资料全部加密归档。从今天起,我和井甜进入低曝光状态。”

挂断电话后,他独自走进地下室档案室。这里存放着“文明共振”最核心的原始代码母本,刻录在特制石英晶片上,号称可保存千年。

他取出一枚晶片,轻轻擦拭表面灰尘,喃喃道:“你们想切断光?可光从来不怕黑暗,因为它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