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凌鹤回到了他那间单调冰冷的金属囚室。门在他身后无声合拢,隔绝了走廊上压抑的气息。房间里的一切都维持着他离开时的原样——一张硬板床,一张金属桌椅,墙壁上嵌入式的照明散发出恒定的、缺乏生机的光。唯一的不同,或许是他脑中此刻汹涌翻腾的思绪,以及胸腔深处那股被压抑的、因云筝传递的信息而点燃的暗流。
他被带回这里后,军方立刻要求他继续进行对“智核”系统的分析和安全升级工作。这是他们交易的一部分,也是他们试图榨取他最后价值的方式。傅凌鹤顺从地坐到桌前,启动了简陋的终端。屏幕上跳跃着熟悉的系统代码和结构图,这是他曾经投入无数心血,也最终将他推入深渊的领域。然而,此刻他的目光虽然聚焦在屏幕上,脑海中却在高速重放着几分钟前与云筝短暂会面时的每一个细节。
她说了什么?看似正常的问候,对现状的简略描述,以及——那些嵌入其中的、突兀却又精准的词汇和意象。
“……房间里像手术室一样,灯光刺眼,空气干燥得像金属冷却后……”环境描述。
“……他们把所有信息终端都断了,那块屏幕黑得像块墓碑……”信息封锁。
“……我用了你之前说的那个词,‘溢流口’,他们没听懂……”对听证会的提及,确认了她的行动。
“……苏晚博士留下的东西,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不只是财富,更像是……一条深埋在水下的管线,或者某种……深层结构……感觉是人为铺设的……”
“……我提到了你分析过的那个风险,‘逆流’……他们反应很激烈……”
“……玉璧给了我一种很奇异的稳定感,像能量在体内流动,缓解了那种共鸣后的虚弱……也许它连接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目的……”
“深海……管道……溢流口……逆流……深层结构……人为铺设……目的不明……”
这些词汇像一把把钥匙,在他脑中与已有的信息库迅速进行匹配。
“溢流口”和“逆流”是他对军方改造“智核”系统后,在底层架构中发现的潜在漏洞和风险。他曾向云筝解释过,这是一个苏晚博士可能留下的后门,或者是一个系统无法完全控制的能量泄露点,第三方势力可能正试图利用它来引导“智核”走向,甚至实现某种形式的反向控制,即“逆流”。
“深层结构”和“人为铺设”则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猜测。这并非系统自然产生的缺陷,而是被精心设计和构建的。这指向了苏晚博士的布局。她不仅设计了“智核”和“雪崩程序”,还在系统的某个深层维度留下了这个“溢流口”,以及通往它的“管道”。
而“深海”……这个词有多种可能的含义。它可以指物理上的深海区域,考虑到“深海管道”股权的字面意义,这似乎是最直接的关联。全球能源、信息传输,很多关键基础设施都铺设在深海。苏晚博士的研究领域,量子纠缠,理论上可以实现超远距离的即时通讯或能量传输,这与深海管道的物理概念并不矛盾,甚至可能是一种量子化的“管道”。
但“深海”也可以是隐喻,指代系统的最底层、最核心、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者一段被历史深埋的过去。守墓人曾提及的“镀金时代清算”,那些被掩埋的真相,是否也与此有关?
将这些碎片拼接起来,一个惊人的可能性浮现出来:苏晚博士留下的“深海管道”遗产,不仅仅是一份价值连城的股权,它很可能是一条通往“智核”底层“溢流口”的物理或量子通道,是她为“雪崩程序”或其他最终布局留下的关键入口或控制节点。这条“管道”是“人为铺设”的“深层结构”,旨在允许特定的“逆流”发生——不是军方或第三方希望的失控逆流,而是苏晚计划中的、用于引爆“雪崩”或引入外部力量的、有特定“目的”的逆流。
军方对遗产的激烈反应,特别是信息和物理隔离的骤然升级,此刻在他看来完全合理了。他们害怕的不是失去区区一个股权,而是这个股权背后代表的、他们无法理解和控制的“管道”——一条可能绕过他们所有防御、直插“智核”核心、甚至可能引入他们无法抗衡的外部力量的秘密通道。云筝的“活体密钥”身份,或许正是激活或控制这条“深海管道”的关键。
“深海管道”——这四个字,是云筝在最严密的监控下,冒着巨大风险传递给他的核心信息。它不是一个请求,而是一个信号,一个坐标,一个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它告诉他:苏晚博士的真正遗产在这里,它与“智核”紧密相连,它是一个潜在的突破口,也是一个巨大的未知风险。
紧迫感像电流一样窜过他的脊背。如果军方已经意识到这份遗产的真正含义,或者第三方势力正通过军方的手试图掌控它,那么留给他的时间就不多了。他必须在囚笼中行动起来,利用军方分配给他的任务,寻找这条“深海管道”在“智核”系统底层留下的痕迹。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在键盘上飞快舞动起来。屏幕上的代码和数据流在他眼中呈现出新的意义。他开始调整分析的侧重点,从军方指定的安全漏洞排查,悄然转向与“溢流口”区域关联最紧密的底层协议和历史数据日志。他知道,苏晚博士的设计往往隐藏在最不起眼、最容易被视为“遗留代码”或“系统冗余”的地方。
他调取了“智核”系统最初构建时的部分架构图——那是军方为了让他更好地理解系统而提供的,认为这些古老的资料不含敏感信息。但傅凌鹤知道,真正的秘密往往藏在根基里。他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标注为“预留接口”或“非活跃协议栈”的部分,特别是与能量管理和信息流传输相关的模块。
他编写了一段复杂的查询脚本,表面上看是在进行跨模块的兼容性测试,但实际上,他是在寻找那些与他解码出的概念——“管道”、“深层”、“逆流”——在结构、命名或行为模式上存在潜在关联的数据模式或代码签名。这是一个大海捞针的过程,而且每一步都暴露在军方的严密监控之下。
监听室内,几名军方技术人员正盯着屏幕上傅凌鹤的操作界面。他的指令和分析流程看起来专业且符合要求,但他偶尔进行的那些看似不必要的、深入到古老协议栈的查询引起了一丝微弱的注意。
“他在查什么?这些是‘天枢’早期遗留的模块,跟现在的安全升级没关系。”一名技术人员低声说。
“可能是想理解系统的完整演进过程?或者寻找潜在的兼容性陷阱?”另一人猜测道,“他毕竟是‘天枢’的核心参与者,对老东西可能更敏感。”
负责监视的军官瞥了一眼屏幕,又看了看傅凌鹤镇定自若的侧脸。他无法理解那些复杂的代码,但他相信技术人员的初步判断。然而,一种难以言喻的警觉在他心头掠过。自从云筝被提升监护等级后,整个设施的氛围都变得异常紧绷。上级对“深海管道”遗产的重视程度,远超他的想象。任何与这两个人相关的、看似正常的异常,都足以引起他神经末梢的跳动。
“继续监控,”军官命令道,“记录他所有的操作日志,特别是对那些旧模块的访问。一旦发现任何与当前任务不符、或可能泄露核心机密的行为,立刻报告。”
“是。”技术人员应声。
傅凌鹤没有回头,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被注视。但他必须冒险。云筝传递的信息太重要了,它不仅是她唯一的希望,也是他在这座囚笼中唯一能够抓住的线索。他必须找到那条“深海管道”的入口,理解它的机制,评估它带来的风险和机会。这不仅是为了他们自己,也是为了阻止第三方势力彻底掌控“智核”,阻止苏晚博士的复杂布局被完全扭曲。
屏幕上,一段被标记为“Delta-Stream_Relay_07”的非活跃代码片段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命名模式,以及它与一个废弃的能量传输协议栈的关联,隐约契合了“管道”和“流”的概念。它深埋在系统的底层,被标记为“冗余”,但从未被彻底清除。
傅凌鹤的眼神锐利起来。他知道,他可能刚刚找到了一个起点。这场无声的密码战和深埋的追寻,才刚刚拉开帷幕。他需要更深入地分析这个片段,寻找它与其他部分的连接,以及其中可能隐藏的苏晚博士留下的标记或指引。每一步都像在黑暗的深海中摸索,每一点微光都可能带来希望,也可能引来潜伏的捕食者。
他继续操作,表面上维持着军方要求的分析流程,暗地里却将计算资源导向对“Delta-Stream_Relay_07”的深度解析。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监控探头冰冷的光芒似乎穿透了他的皮肤,但他心无旁骛。他必须成功解码这条深埋的“管道”,因为它可能不仅是打破囚笼的钥匙,更是改变整个棋局的关键。
夜色渐深,囚室外一片寂静,唯有屏幕上跳跃的代码和监听室内窃窃私语的声音,共同构成了这场无声博弈的背景乐。傅凌鹤的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但他知道,这是云筝冒死传递的信息,是他唯一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