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当夜,金军倾巢而出,围困太原,而分兵奇袭汾州,剑指延安府。西夏军和折可求部在威戎城遭遇,交战半日后退回了震威城。战局在大宋这边常年打仗的西北军的弹压下,好歹守住了给中原争取了极大的缓和时机。
nbsp;nbsp;nbsp;nbsp;国安法就在这段时间里诞生了,由两省官员审核签订,赵官家亲自盖章定论的新律法正式以明文形式颁布。
nbsp;nbsp;nbsp;nbsp;有了这部律法,赵芫的心头大患登时少了一半,全国各地的主和派们啊,总算不必担心他们跑来哭着喊着以和为贵了。
nbsp;nbsp;nbsp;nbsp;那头张显案的折子递了上来,打开一看,好家伙,从上到下几十个人名连在一起,也不知道韩离素怎么查的案,连离应天府大老远的江宁府都有官员上榜,这年头大家通信这么方便的吗。
nbsp;nbsp;nbsp;nbsp;等吴俞带着消息先回来,赵芫才清楚了始末,不是临时起意联合起来企图逼赵官家议和的,这群人早就有联系,应天府离京师位置更近,得到消息以及走关系人情也容易,而江宁府是极为重要的海贸口岸,这俩府之间就这么勾搭上了。
nbsp;nbsp;nbsp;nbsp;以后要北伐,朝廷对南方财政方面肯定抓得紧,他们还怎么能往死里贪污海贸得来的财富呢。那必须得联合起来主张议和啊。
nbsp;nbsp;nbsp;nbsp;人证物证俱全,差的是得花不少时间清点朝廷究竟被贪走了多少银两,上上下下的账本都要对上,实在太耗费时日。
nbsp;nbsp;nbsp;nbsp;赵芫有些头疼,等对清楚账目,那要猴年马月,可现在立刻马上就得发军饷,只好将李纲相公等人叫过来议事,商量一下。只不过,提起来时,可不能说她急着要用钱,便递了个话头出去:“朕看着这案子怎么越查越深,水越搅越浑,牵连了大半南地官员,也不知道到底查到什么时候才到头,想想就心痛啊。”
nbsp;nbsp;nbsp;nbsp;啊,官家这是要止损了,众人立刻收到暗示,宇文虚中立刻拱手,“此案的罪魁都被抓获了,继续深究下去也没什么作用,都是听那些罪魁的命令办事的小官小吏,全都抓起来以后谁来为朝廷管理南地呢,不如就此打住,想必经此一事,南地的风气必然焕然一新,再没人敢做欺上瞒下之事。”
nbsp;nbsp;nbsp;nbsp;“正是,国朝如今最要紧的事情在于北伐,稳定的后方极为重要。既然已经将张显等人下狱剪去了腐肉,现在止步于此已是最好的结局。”李纲也这么说。他是个坚定的主战派,一直以来在朝堂中都是激进的那个,但当今的官家比他还激进,那他可就得走稳健派路线了啊。
nbsp;nbsp;nbsp;nbsp;“诸位相公说的都对,北伐之事最要紧,”赵芫敲敲桌案,假装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说道,“那便按照韩离素递交上来的罪证和名单,应天府五十人,江宁府二十六人,七品以上全部斩立决,七品以下全家流放檀州。所有罪臣家产全部充公,侵占的良田归还给无地可种的百姓。”
nbsp;nbsp;nbsp;nbsp;底下几位相公睁圆了眼睛,胡子乱飞,显然失态了,惊道:“官家要将犯案的七品以上官员全部斩首!?”
nbsp;nbsp;nbsp;nbsp;能牵连进议降案子里来的地方官,最少也有七品八品了,这是要将大部分涉事官员都处死啊!大宋立国以来,就从来没杀过这么多士大夫!
nbsp;nbsp;nbsp;nbsp;“朕已经网开一面,不追究其他人的责任,”朕已经很给你们面子了,赵芫牵了牵嘴角,“此事就到此为止。”说完起身朝内殿走去,让相公们自己做心理建设去。
nbsp;nbsp;nbsp;nbsp;李纲等人着实被吓了一跳,对新官家的狠辣水平有了全新认知,这是将文官当成武官来杀啊,一点情面都不留,果真如太庙门前新立的石碑碑文所写,皆可杀。他们这是上了贼船,没地方下了。
nbsp;nbsp;nbsp;nbsp;心情再沉重,还得继续干活儿,毕竟二圣北狩,康王也成了皇城司勾当*使,还能怎么着呢。
nbsp;nbsp;nbsp;nbsp;八月,宣武元年第一大案张显议降案告破,七品以上官员拢共四十九人,全部问斩,所抄得家产白银一亿七千万两,绢一百万匹,茶叶十万斤。得到这个数字的赵芫一拍桌案,兴奋地在书房里来回走了好几圈,一亿七千万两白银!军需问题终于有解了!
nbsp;nbsp;nbsp;nbsp;赵芫高兴了一阵子,只是仔细一想,一亿七千万两,好像也不算多,大宋给官员发放的俸禄真算起来,单单知府张显一年的俸禄出去物资补贴就已经有七八百万两,他存了这么多年的钱,还贪污腐败,几十人一起只查抄出了一亿七千万,怕不是还有藏钱的小金库没找出来。
nbsp;nbsp;nbsp;nbsp;查,继续查!务必要将张显等人贪污的财产全部搜刮出来,半枚铜钱都不要放过!
nbsp;nbsp;nbsp;nbsp;至于账目问题,自然也得继续对下去,抓不抓人是一回事,有没有这些人的罪证在手里是另一回事,有时候悬在脖颈上的刀才是最好用的。
nbsp;nbsp;nbsp;nbsp;赵官家在上头高高兴兴数钱,低下的人目瞪口呆,新官家上任第一件大事,竟是将企图议和的官员杀了个人头滚滚,一点余地都不留。在他们眼里,赵官家才不是因为官员贪污腐败杀的人,而是为了和战之争,毕竟贪污什么完全是家常便饭,士大夫都与皇帝共治天下了,拿点好处算什么大事。
nbsp;nbsp;nbsp;nbsp;而南地两府这滚滚落地的人头,却是实打实终结了和战之争,以后谁还敢提议和,应天、江宁两府的官员就是前车之鉴。
nbsp;nbsp;nbsp;nbsp;直接经办案件又监斩的韩离素,一次上了所有人的黑名单,得了个‘刽子手’的美誉。提到他,众人都避之不及,不愿与之为伍,算是彻彻底底得罪了大宋的士大夫阶层。
nbsp;nbsp;nbsp;nbsp;而赵芫在诸位士大夫的心里,则毫无悬念地套上了暴君的BUFF,只是大家都痛心疾首,觉得全因为官家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导致的如今的局面,于是更加鼓励正统学说往中央递学术论文,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好几位风格不同的声名在外的学派大拿,就等着被召见,好洗脑啊不,好以学识令官家折服啊。
nbsp;nbsp;nbsp;nbsp;尽管北面还在打仗,但局势似乎已经稳定下来,官道上如今又恢复了人来人往的情境,尤其在前往京师的道路上,不少精致的车马队伍鳞次栉比地前行着。
nbsp;nbsp;nbsp;nbsp;其中一辆马车的帘子从里面掀开,露出了里面正在读书的妇人模样,掀开帘子的侍女望着外面热闹的景象,对里面的人说:“夫人,马上就要到京师了。”
nbsp;nbsp;nbsp;nbsp;正在读书的妇人眉眼秀丽,气质脱俗而端庄,闻言将书本合上放回了盒子里,坐到侍女旁一起朝外望去。离京十数载,她终于又回来,这回新官家请百家献学,而她的家中藏书最是珍贵繁多,终究有了回到此地的理由。至于家中的那人,如今两人已到了不见面的地步,也不必再提他。
nbsp;nbsp;nbsp;nbsp;气质不凡的中年妇人正是自淄州归来的李清照,她所收藏的古籍当中,不乏天文地理学说,对农事应有极大的帮助。此行来东京城,一是为了献书,二是李清照想见一见这位大宋开国以来的女皇第一人。
nbsp;nbsp;nbsp;nbsp;前来献书的李清照不知道,她只打算旅游一趟,却即将步入社畜深渊。
nbsp;nbsp;nbsp;nbsp;赵芫:谁?谁要求见朕?喜欢写诗讥讽赵构和他的主和派走狗们的李清照?(一拍手)太好了,留下来干活吧,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
nbsp;nbsp;nbsp;nbsp;第70章千里奔袭岳家军
nbsp;nbsp;nbsp;nbsp;宣武元年八月三十日傍晚,北地的烈阳刚刚落下地平线,土地上的炙热还未褪去。
nbsp;nbsp;nbsp;nbsp;金军大营。
nbsp;nbsp;nbsp;nbsp;完颜银术可说道:“元帅,距离攻下平洲已经过去十日,我们的物资都运达了燕山府外,今夜可要攻城?”
nbsp;nbsp;nbsp;nbsp;完颜娄室大马金刀坐在帐中主位上,正在仔细看摆在桌上的简易沙盘,“我们大金刚刚到燕山府外驻扎,今天晚上不适合出兵。”
nbsp;nbsp;nbsp;nbsp;“为什么,兵贵神速,早日打下燕山府,咱们才能高枕无忧。”完颜银术可的声音无法抑制地提高,于是漏出了点夹子音,立刻脸色难看地闭上嘴巴。
nbsp;nbsp;nbsp;nbsp;一旁的萧恭意味不明地扫视着银术可的下半身,嗤笑道:“蠢货,我们大军兵临城下,宋人肯定睡不着觉,连夜加固城防,今夜攻城对我们有害无利!银术可,你休息了这么长时间,不该只动四肢,脑子也该动一动了。”
nbsp;nbsp;nbsp;nbsp;被当众嗤笑,完颜银术可面色愈发扭曲,只觉得周围人眼神都在往自己下三路走,但为了挽回昔日的荣光,此时只能忍耐,极力辩解道:“郭药师被我们打得落荒而逃,现在燕山府里肯定人心惶惶,根本不足为据!”
nbsp;nbsp;nbsp;nbsp;萧恭冷笑,“郭药师是被我们打跑了,可宋国也派来了个韩世忠,和他交战的骑兵部可没有讨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