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程豫瑾从枕下摸出玉珏,沾着血渍的丝绦上歪歪扭扭绣着“月”字。
nbsp;nbsp;nbsp;nbsp;白傲月将玉珏攥进掌心,冰冷的棱角硌得生疼。冰粒子没那么针锋相对了,成了绵柔的雨。她仰头任雨滴落满珠冠,忽然想起十七岁那年,程豫瑾也是这样站在雨中,替她挡开所有刺向储君的明枪暗箭。
nbsp;nbsp;nbsp;nbsp;“拟诏。”女帝的声音惊醒了呆立的翰林待诏,“着工部在凌烟阁东侧”话到此处突然哽住,明黄衣袖拂过面颊,在雪地上留下几点深色痕迹。随侍们屏息垂首,只听北风卷着未尽之言散入夜空,如同将军最后一缕吐息。
nbsp;nbsp;nbsp;nbsp;白傲月盯着掌心玉珏。这枚青玉双螭佩是她及笄那年,程豫瑾从西域战场千里送回的贺礼。彼时帕子上还沾着血渍,少年将军在信中说:“此玉可挡灾厄,望傲月永世安康。”
nbsp;nbsp;nbsp;nbsp;“陛下,宣政殿到了。”掌灯女官的声音惊破回忆。白傲月将玉珏按在心口,寅时的寒风卷着丹墀下的窃语,她听见“兵权”、“北厥”零碎字眼,绣金皂靴在殿门前顿了顿。
nbsp;nbsp;nbsp;nbsp;朝臣们俯首时带起的衣袍声如潮水漫过金砖,白傲月抚过龙椅扶手上新刻的剑痕——那是三日前程豫瑾佩剑不慎划出的。当时他慌忙请罪,她却说:“留着,让后世知道龙椅旁曾立着怎样的剑。”
nbsp;nbsp;nbsp;nbsp;“启奏陛下!”兵部侍郎率先出列,“大将军病重,北境防务”话音未落,白傲月忽然起身。十二旒玉藻在她眼前晃出冷光,群臣只见女帝手中抛
nbsp;nbsp;nbsp;nbsp;出个带血物件,“当啷”一声砸在蟠龙柱上。
nbsp;nbsp;nbsp;nbsp;染血的玉珏在青砖上滚了三圈,丝绦上歪斜的“月”字正对着晨光。满殿死寂中,白傲月盯着那个曾随程豫瑾征战四方的信物:“北厥使团昨日递了国书。”她声音轻得像在说家常,“说要借道燕山运粮。”
nbsp;nbsp;nbsp;nbsp;丞相裴筝猛地抬头:“这与二十年前突厥求开互市如出一辙!”话出口才惊觉失仪,却见女帝唇角竟有笑意。白傲月拾阶而下,玄底金线的龙袍掠过玉珏:“昨夜豫瑾与朕说的最后一句话,诸卿可知是什么?”
nbsp;nbsp;nbsp;nbsp;她停在兵部侍郎面前,看着对方官袍下摆微微发抖:“他说‘西州的烽燧要增筑‘。”白玉般的手指突然扣住侍郎肩膀,“而你们却在讨论何时能收回北境兵权!”
nbsp;nbsp;nbsp;nbsp;“陛下息怒!”乌纱帽伏倒一片。白傲月转身时望见殿外飞檐,恍惚又见程豫瑾立在阶下。
nbsp;nbsp;nbsp;nbsp;“拟诏。”女帝的声音惊醒战栗的朝臣,“北境十二卫所将士,每人加赐三年俸禄。阵亡者子嗣可入国子监读书,着卫安暂代大将军之职。”她弯腰拾起玉珏,鲜血早已渗入螭纹缝隙,“退朝。”
nbsp;nbsp;nbsp;nbsp;翰林待诏捧着诏书追上御辇时,正听见女帝吩咐:“去凌烟阁。”晨雾中的楼阁还蒙着灰影,白傲月却准确走向东侧空墙。
nbsp;nbsp;nbsp;nbsp;“转道太庙。”女帝突然出声。掌辇太监刚要劝谏礼制,却撞见帝王通红的眼角。当御辇停在苍松掩映的殿宇前,白傲月望着白凌月的牌位轻笑:“你说最烦这些虚礼,如今倒要在这里受香火。”
nbsp;nbsp;nbsp;nbsp;“姐姐,你寂寞了,要人陪,是不是?”
nbsp;nbsp;nbsp;nbsp;供案上的长明灯忽地爆了个灯花,恰似当年军帐中程豫瑾为她挑亮烛芯的模样。她向来贪恋这极好的月色,一时被云雾遮了也不打紧,终有散开的一天。
nbsp;nbsp;nbsp;nbsp;暮鼓响起时,女帝的朱笔悬在《边防策》上迟迟未落。程豫瑾批注的“西州北麓宜设暗哨”还墨迹未干,窗外的雨却已掩埋了所有他来时的足迹。更漏声里,白傲月突然抓过空白诏书,金粉在绢帛上勾出遒劲字迹。
nbsp;nbsp;nbsp;nbsp;第50章出发去攻打翁主
nbsp;nbsp;nbsp;nbsp;卫安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下,跪姿却绷得更直了,炉火映得他侧脸忽明忽暗。
nbsp;nbsp;nbsp;nbsp;白傲月突然伸手按住他发颤的肩:“你当知道,朕平生最恨被人当棋子摆布。”指尖隔着轻甲都能感受到他骤然绷紧的肌肉,“尤其是白家人——”
nbsp;nbsp;nbsp;nbsp;话音未落,忽起劲风。卫安瞳孔骤缩,反手将白傲月护在身后时,三支羽箭已钉入他们方才倚靠的树干。箭尾翎毛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紫。
nbsp;nbsp;nbsp;nbsp;“看来有人等不及要验证香料的功效了。”白傲月冷笑,腰间软剑已悄然出鞘。远处树影幢幢,竟有十数道黑影包抄而来,为首之人手持弯弓,月光照亮他左颊狰狞的刺青——正是北厥王庭死士的图腾。
nbsp;nbsp;nbsp;nbsp;卫安喉间发出低沉的呜咽,那是犬类遇敌时本能的威慑。他扯下半幅披风缠在掌心,突然将白傲月拦腰抱起:“主人得罪了!”足尖点地腾空跃起时,三枚毒镖堪堪擦过他们衣袂。
nbsp;nbsp;nbsp;nbsp;“放信号!”白傲月在疾风中喝道,却见卫安袖中窜出道金芒直冲云霄——竟是条通体金鳞的小蛇。那蛇在半空炸开成赤金烟花,形状恰似当年陶先生教她辨识的暗卫密符。
nbsp;nbsp;nbsp;nbsp;追击者见状竟缓了攻势,为首死士突然以刀拄地单膝跪倒:“参见金鳞卫大人!”他身后众人面面相觑,终是齐齐收刃。白傲月分明看见卫安侧脸闪过挣扎神色,搂着她的手臂却愈发收紧。
nbsp;nbsp;nbsp;nbsp;“北厥王庭第三十七代金鳞卫,参见大夏女帝。”死士首领忽然改换官话,语调竟带哽咽,“二十年了您终于肯亮明身份了么?”
nbsp;nbsp;nbsp;nbsp;白傲月只觉卫安浑身剧震,耳畔传来压抑的喘息。她这才惊觉掌心触及的轻甲缝隙间,竟渗出温热血迹——方才那看似轻松的腾跃,实则以血肉之躯为她挡下暗器。
nbsp;nbsp;nbsp;nbsp;“你们认错人了。”卫安声音冷如寒铁,抱着白傲月的手却不肯松,“金鳞卫二十年前就随平州一起葬在火海里了。”
nbsp;nbsp;nbsp;nbsp;“可金鳞认主做不得假!”死士猛地扯开衣襟,心口赫然纹着与卫安袖中金蛇如出一辙的图腾,“当年您抱着小殿下冲出火海时,属下的血染红了您的”
nbsp;nbsp;nbsp;nbsp;“住口!”卫安突然暴喝,惊起林中夜枭乱飞。白傲月从未见过这般失态的他,连当年被程豫瑾当众责罚时都不曾如此。那些零碎画面突然串成惊心真相——为何北厥质子初见卫安便神色有异,为何一见到他,总带着异香,为何大黄总爱叼着北厥进贡的雪狼皮……
nbsp;nbsp;nbsp;nbsp;死士突然转向白傲月行了大礼:“请陛下明鉴,当年平州之变后,北厥王庭暗中寻访金鳞卫后人二十载。今日既见信物,恳请陛下允准卫大人认祖归宗。”
nbsp;nbsp;nbsp;nbsp;白傲月尚未开口,忽闻马蹄声如雷奔来。程豫瑾一骑当先,银甲映月宛若战神临世,身后跟着的竟是大黄!那平日里懒洋洋的猎犬此刻龇着獠牙,颈间金铃随奔跑叮当作响。
nbsp;nbsp;nbsp;nbsp;“陛下可还安好?”程豫瑾飞身下马时,腰间药囊散出淡淡苦香。他目光扫过卫安染血的臂弯,剑眉倏地蹙起:“北厥的狗,果然养不熟。”
nbsp;nbsp;nbsp;nbsp;他没事?
nbsp;nbsp;nbsp;nbsp;这些日子程豫瑾不问政事,原来是等他露出马脚?
nbsp;nbsp;nbsp;nbsp;连白傲月都骗过了。
nbsp;nbsp;nbsp;nbsp;卫安闻言竟笑出声,将白傲月轻轻放下后突然扯开衣襟。
nbsp;nbsp;nbsp;nbsp;月光照见他心口蜿蜒的旧疤。
nbsp;nbsp;nbsp;nbsp;“程将军说得对。”他指尖抚过那道疤,语气轻得像在说别人的故事,“只是这狗,二十年前就是白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