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礁没有跟小妹提起这其中的细节,只是跟新婚妻子略提了一提,自己可能会托几个好友的福,新近得到一份可观的产业,但那是属于他个人的私产,已经事先跟祖父海西崖禀报过了,祖父让他自己打理,收益也自己收着,不必归入公中。然而他忙于公务,哪里有时间料理私产呢?少不得要托付给妻子打理。反正庄敏仪进门后,又不用管家,只是偶尔帮太婆婆与二婶胡氏料理些家务琐事罢了,正好有空替丈夫管理一下私房产业,也好打发打发时间。至于这份私产带来的收入,自然也是他们夫妻的私房钱了,也同样是要交给她管着的。
庄敏仪对此十分上心,问明细节后,便郑重地接过了他交出的帐簿与契书。她没有跟娘家父祖提起此事,但问明太婆婆后,知道长辈无意插手,而小姑却是知情人,其未来夫婿也同样是丈夫的合伙人之一后,便拉上小姑海棠,一起盘起了帐。
盘帐这种事,对海棠来说并不难。她与嫂嫂一道算着帐,聊着家常,还有闲暇关心外头的八卦消息。
平王府前些日子闹出来的风波,由于平王妃与平王世子妃的有意宣扬,在宗室皇亲与书香世宦之家的圈子里都传播甚广。平王世子已经躲回王府称病了,世子妃反倒在发了一顿脾气之后,变得大度起来,主动向世子表示,既然丈夫有意于张家女,后者亦是出身不凡的名门闺秀,愿意出面为丈夫求娶,纳回王府做世子侧妃。
平王世子很感动。他自然知道,张家嫡支千金的出身,足以做自己的正室嫡妻,侧妃的身份实在是委屈了她。可他的原配嫡妻还活着,既是嫡亲表妹,又与他青梅竹马,为他生下嫡长女,还对他情深意重,从未有任何错处,他总不能抛弃原配另娶他人吧?没有这个道理!反正张氏对他一片真心,亲口说过不在乎名分,只愿与他相守,那想必也是不在乎做他侧妃的。
再说了,张氏虽是后族出身,又是张家家主之女,但也只不过是落选新君后妃丶名声又不大好的闺秀罢了。他身为平王府世子,将来会继承父亲的亲王爵位,他的侧妃也是有品级的,非寻常诰命可比,比一般低品阶的宫中妃嫔都更体面。张氏入宫不成,嫁给他做个正经侧妃,又哪里委屈了呢?总比嫁给寻常官宦子弟更风光体面吧?
平王世子看中了张氏,只要能顺利把人娶回家,又哪里在乎她是正室还是侧室?只要他能得到美人,父母妻子又都没有异议,那就一切都好了。至于外界的议论,过上一年半载的就会消失的。他在王府里躲上些时日即可。宅家的日子他早已习惯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平王世子愉快地接受了世子妃的提议,只是张家那边,恐怕心情就没那么愉快了。
第1119章吃瓜
自打元宵节前寿康宫赏花小宴后,张恭太妃在人前说了那番话,又打发张家的人往张家送了些东西,张家宅子内外就多了锦衣卫的密探。
这是宫里下来的秘令,命锦衣卫监控张家嫡支,以防他们有什么阴谋诡计。
海礁在锦衣卫的下属,有好几个都是密探出身,转为正军后,也没跟从前的旧友断绝联系,因此时不时的,还能从老朋友那里听到些消息。
不过,张恭太妃自打那天之后,就老老实实缩回了自己寝宫中,没再闹出什么事来,也没再召见娘家亲人——也有可能是召见了,但寿康宫之主许太后不许,她也无可奈何。从张家在那之后的反应来看,那天张恭太妃应该没给娘家亲人送什么消息或证物。张家嫡支的注意力几乎都在为嫡女寻找体面的好婚配上,家主夫人偶尔会跟二房的孤女寡母争闲斗气,但都不曾有过出格之举。锦衣卫的密探们监视了一段时间,没发现什么有用的东西,渐渐的也就松懈下来了。
随着侍郎府案结束,锦衣卫如今没有别的大案要案要忙活,又接连有人立功升官或请吃喜酒,内部气氛自然就松乏懒散了许多。除了忙活日常事务以外,众人也开始在闲暇时寻点乐子。近日在京城中流传的张家女与平王世子的丑闻,由于锦衣卫密探们有第一手消息的关系,也成了锦衣卫消遣的乐子,大家都很有兴趣想知道后续故事,个中细节,时刻活跃在吃瓜的第一线。
消息也这么通过锦衣卫内部人士的口,传到了海礁耳中,他又再传给了小妹海棠知道。
据说张家嫡支本来也是存心要为女儿谋取平王世子继妃之位的。只要平王世子妃一死,张氏女嫁过去,也同样能获得世子妃的诰命。前头元配只留下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张氏女只要生出男嗣,孩子就是板上钉钉的平王世孙。她这个世孙生母也能跟着水涨船高。时间长了,谁还记得原配是谁?她这个继室做得比元配还要更风光。这门婚事,可比任何一个官宦子弟都要体面得多。
要知道,京中与她年纪相当丶身份尊贵的未婚儿郎,几乎都被先帝赐过婚了。她当时错过了那些好对象,若是不能抓住平王世子这个机会,只怕就真的要屈居堂姐之下,叫人笑话了。这叫她如何能接受?!
只是张家嫡支算计得再精,也挡不住有自己人背刺。当初他们为说服罗家嫁女为妾,拿平王世孙之位相诱,如今却瞒着罗家,背信弃义,被那屈身为妾的罗家女告密,也是报应。然而消息走漏,张家嫡支千金名声扫地,他们一家却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的。
平王世子妃看似病重,但一直就是不死,而且看起来三五月之内,都未必会死,不可能空出正妻之位来,让张家嫡支千金捡漏了。可平王府却没有拖延的意思,反倒是赶在外界风波正盛的时候,派人上门谈婚事,提的就是让张氏做世子侧妃。若是张家允婚,张氏女嫁进门,不过一两年,正室就病死了,她这个进门就是侧妃的人却不可能扶正,等到继妃嫁进来,她岂不是依然还要屈居人下,一辈子翻不了身?!
如今她不知道平王世子妃挑的继室是什么出身,想来也不可能是什么高门大户的千金贵女。若是来了个家世平平的小家碧玉,一辈子踩在她头上,张氏女想到就想吐血。她连嫡亲堂姐嫁得比自己好,都容忍不得,更何况是从来都看不起的普通人家女儿呢?
可若是张家不答应,事情都已经传出去了,她也不可能再寻得什么好亲事了,倘若拒绝平王世子,只怕反而要得罪人。如今的张家,本来就权势大不如前,还承受得起这样的后果吗?
本来张家还有安王府为依靠,可安王却打发了亲信来质问张家家主是怎么回事?为何要瞒着他行此鬼祟之事?就算真的想把女儿嫁给平王世子为继室,也可以通过他去说合,没必要私下让女孩儿去勾搭有妇之夫,闹得如今外头沸沸扬扬的,连带安王府也丢了脸面。不过事已至此,安王催着张家不要再拖延,利索些把女儿嫁了,别闹得全京城的人看张家笑话。张家家主是有口难言,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摆什么架子了。
无论家主夫人如何哀求,家主千金如何哭闹,张家家主都还是答应了平王府的提亲,只是又同时请求平王世子,不要太急着迎娶侧妃进门,好歹照足礼数下聘,给张家留一点体面。再怎么说,张家也是三代后妃之族,老牌外戚,家中还尚了公主哪!只要平王世子礼敬侧妃的娘家,张氏女嫁过去,也不至于太丢脸,日后在宗室女眷圈子里,不至于太过遭人奚落。
平王世子心里念着美人,便答应了张家的请求。只是张家家主还有些不甘心,只盼着在女儿出嫁之前,平王世子妃就咽了气,他还有机会进宫去求恩典,让女儿从侧妃变成继妃,不至于一辈子给人做妾……
他不知道,平王妃已经进宫晋见过太皇太后与皇太后了。张氏女的世子侧妃名分早已定下,根本不可能再更改了。许太后还将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分享给了张恭太妃。张恭太妃被气得差点儿吐血。她以为自己作为张家后族嫡支女儿,在先帝后宫中只能屈居妃位,就够委屈的了,没想到亲侄女嫁个宗室亲王世子,都做不了正室,越发沦落了。再这样下去,张家女儿还有再出头的希望么?!张家这后族的份量,还能剩得几分?!
张恭太妃病倒了,她想召娘家人来探望,却又被许太后拒绝,只能独自在寝宫中憋屈着,心里开始盘算,兄长的几个小女儿,虽然只是庶出,但据说生得还算清秀,是不是有可能选出一两个可堪造就的,日后再想法子送进宫来?族里的女儿就算了,拿去与权臣显贵家的子弟联姻即可。张家的荣耀,还是要由嫡支来承担……
张恭太妃在筹谋日后了,张家家主也不例外。他听妻女哭诉抱怨多了,心里也越发不耐烦起来,不想回正院去受她们的气,便往妾室屋里去得多了些。看到几个庶女也渐渐长大,生得玉立亭亭,算年纪也跟新君匹配,他不由得又生出些新想法来。虽说庶出的身份不好肖想后位,但她们到底是张家女儿,若只是入宫做个宠妃,还是绰绰有馀的。只要张家有女再次进宫,待生下皇嗣,张家就还有东山再起的一日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