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禹道:「不敢当,但尽些微薄之力罢了。」
这时摊主小儿子将茶水送了上来,刘和桂眼疾手快的帮着那年轻人将一桌上的差点都满了,王景禹从他手中接过一碗茶,放到摊主面前,同时问他:「那摊主你可知,从今往后,宜县既不属于北齐,也不属于大景了吗?」
摊主先是连连感谢王景禹递来的茶水,接着才回答王景禹提出来的问题。
他点了点头说:「知道。咱们这整条巷子丶整条街,甚至宜县上下,都知道了这件事。」
王景禹又问:「那你们,怎么看呢?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吗?」
摊主:「接受。为什么不接受?难道这不比以往两国互相争来争去,随时担心着其中一方的入侵,而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强吗?难道不比前几个月强吗?齐军武力占领了宜县,死伤无数不说,活着的所有人都要被严密管制,吃的喝的用的坐吃山空,命都随时握在别人的手上……你看现在,我们又能出来赚些茶钱,又能自如的盘活着日子,一天一天过下去了呀!要我说,挺好!」
第181章
刘和桂听了在一旁点头:「是这个理儿。」许中恺的大弟子,也若有所思。
王景禹问:「咱们宜县今后会在齐景两国之间的第一个特区内,特区的长官是怎么任命的,摊主你可曾听说了吗?」
「听说了,怎么会没听说。齐军撤走以后没几天,告示就贴到了县里的各街坊主道上,像我这样看不懂的,也可以听贴告示的人解说呀!说是咱们这特区的长官候选人不止一个,北齐的有丶大景的也有,到时候究竟谁当,要叫咱们来选!」
摊主说话之时,显然带着止不住的新奇。
王景禹:「如果叫你来选,是会选北齐抑或者大景的人,来做长官呢?」
被问到这里,摊主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年轻又相貌非凡的王景禹,犹豫半晌才说了句:「若大景朝的长官是您王安抚使,我必然是要选大景的!相信宜县的大部分百姓都会选您。我能不能问一句,您会来当咱们特区的长官吗?」
王景禹笑着看着他,摇了摇头。
摊主失落的叹了口气:「也是,您现在还不到而立之年,就已经是大景两路安抚使,做下这么多的功业与好事出来,将来封侯拜相都不是不可能的,如何能看的上我们这不过弹丸之地的特区长官呢。」
王景禹道:「不是因为特区大小,以及看上看不上的问题。只是,我还有未做完的事情,需要继续做下去。」
「我相信,我知道……我不太会说话,方才不是想指责您的意思,只是听到您真的不会来,忍不住有些失落。」摊主连忙解释,直急的脸颊生汗。
「我明白的。」王景禹宽慰他,叫他莫要着急。
之后又换了轻松些的话题,聊了聊摊主的家境,今后都有什么打算等等,气氛终于轻松了下来,宾客尽欢。
临走前,王景禹留了一贯钱放在茶案上。
几人走在路上,刘和桂凑近了王景禹,低声道:「景禹,我说句话你别不高兴。就连北齐士兵不久前刚刚武力抢占了宜县,因战事损失了不少县内百姓,都不能叫宜县百姓在心理上,旗帜鲜明的更加倾向大景朝,此前宜县在咱们大景朝的控制下,显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啊!」
王景禹:「没事,你说的是实情。」
刘和桂忍不住叹息一声:「原本我还以为,这一次特区所划出的区域里,过去由咱们大景朝控制时间更久的宜县,应当对大景朝长官的归属心更强,如今看来,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许中恺的大弟子离得不远,刘和桂说这些话的时候,虽然压低了声音,但也只是为了防止街上来往的外人听到,并不是有心防他。
这名许氏弟子道:「和桂兄说的不错。其实若站在这位摊主,以及大多数普通的宜县百姓角度看,他们生活在这里,并没有因为曾经大景朝的长时期治理,而感受到实质性的好处。此时回想起来,在北齐军队打过来之前,宜县以及边县的普通百姓,受限于军户丶边户丶生熟户的限制,不得无故离开边地,每年都要有一多半的时间,要随时响应驻边军队的徵召,修筑军事丶修筑民力工程,总有做不完的事……又因为时常要防备着边事摩擦,对百姓的日常生活限制十分得多。市场限时开放,普通家户吃用短缺,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若再遇到一些官军欺压一类的事,天高皇帝远的,只怕日子更难过……」
「也怨不得百姓对我们朝廷没有归属感,都是自己做的孽。」这名弟子最后感叹道。
王景禹听着两人说话,一时没有言语,最终道:「所以,这一次,要让他们自己来选择。选择他们能够更加信任的一方,并且每三年都可能拥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