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作为大景朝臣民,还是要让我们的长官以及我们的执政组,被他们选上的概率更大。也许以往百姓们失望过,但是我们可以给与他们信心,这一次不会让他们失望。况且,我们也不用争取到百分之百的信任,只要有愿意再给一次机会的信任度,就足够了。」
过去的事实已经铸就,适当反思是有必要的,但是反思也要面向的是将来。
王景禹将话题重新转回了这次的长官选举之上,也是希望他们几人不要过度的沉溺在失落的情绪之中。
果然,刘和桂反应很快,接过了王景禹的话头道:「没错。想想这就是既富有挑战丶又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你想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让这些曾经感到失望过的人,重新对我们建立起信心,一旦我们成功了,不敢想像,那将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景禹,我这次来,真的是来对了。当初出使北齐我没去上,好在没有错过这一次的特区执政组!」
王景禹点头:「嗯。咱们要想做好,不光是思想上要准备好,真正的如何对民生有利的实务政策规划,也要准备好。等润迟到了,还有得你们忙的!」
许氏大弟子也自信一笑:「忙不怕。和桂兄说的不错,这么具有挑战意义的事情,与从前只做学问,的确是大不相同。我觉得,今天王大人带我们出来这一趟,就极有意义。只有知道了百姓心中所想,知道了他们曾经的心结,他们真正关心的丶他们对未来所期许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才更有可能挽回他们的信心。」
刘和桂:「没错!回去我们就先研究一下,专门到再多一点的地方,找多一些的人,做这样的谈话和调研。我们不是在与北齐打擂台,我们是在于我们自己的过去,与百姓的期许打擂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润迟来了,这些都可以作为他现成的参选参考。」
两人说到这里,默契的击掌大笑。
一行人在宜县直逛到了傍晚,才再次回到大景朝的驿馆。
七日之后,曹子墨自河东路代州入特区,抵达了王景禹所在的宜县驿馆。
曹子墨在当初与王景禹同科中第之后,作为第三甲的进士被派往了地方为幕职官。三年期一满,他的家庭出身自然不愁找到足够的朝中五品大臣为其举荐,满足了参与京官的选官考试,并顺利通过,得以脱出选人身份,成为了京官。
此后分别任了两年上县知县,很快因为考绩的突出,被提升为州府推官看,一年后再为提点刑狱推官。
而他正是在推官任上,在旁人都踟蹰不敢擅动之时,主动自荐,要求来到齐景两国共同划定的特区,作为大景朝执政组的候选特区长官人选。
皇帝赵璜正为自己无法为王景禹觅得一个可以信任的长官人选,而倍感头疼。
看到曹子墨的上章,当即大喜过望。
他看了曹子墨的履历表,考绩优秀,风评极佳,家族势力不算小,却并没有完全依附到蔡相一党,更恰到好处的是,他还与王景禹是同乡兼同年的关系!
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候选长官人选。
由于特区设立一事已定,长官的人选又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因此,曹子墨的任命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力,就顺利的发了出去。
自元丰五年及第之后,王景禹丶曹子墨各自就任,直至今日,已然过去了九年光阴。
王景禹提前就得到了消息,快步迎出了驿馆大门。
「润迟!」
曹子墨从马车上轻快的跳下来,看见王景禹的一瞬,面上带出了明快的笑容:「安人。」
「一别竟有九年,润迟兄却不减当年风姿!」王景禹执了曹子墨手臂,两人直往驿馆内走去。
曹子墨无奈又好笑道:「安人你倒把我要说的话抢去了。」
「听说了是你将要来担任这特区长官的竞选,我真的是又惊又喜。」王景禹道,「万万没想到,今日所促成的特区一事,最终会是润迟兄你来。」
说话间,驿馆自然有的兵士们与曹子墨的随行仆从整点他的行装,两人则直接到了驿馆王景禹备好的待客室。
曹子墨稍微整了整一路上的衣装,在王景禹安排的软座上坐下。两人相对而坐之后,曹子墨看着王景禹道:「说实话,咱们分别九年,我见到你的时候,却丝毫不觉得生疏,安人你知道为什么吗?」
「何以?是因为正如你说的,我也风姿不减吗?」王景禹笑着问。
曹子墨听罢爽朗一笑:「这么说也的确不错。不过,还有一方面,我曹子墨也不羞于对你直言相告,这些年无论走到哪里,我始终都留心关注着你,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