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农家子,但人上人(科举) > 第211章(第2页)

第211章(第2页)

「有劳。」王景禹起身拱手。

两人谈话已毕,萧创业并不在使馆逗留,当即携了国书,告辞离开。出了使馆,重新坐会自己的马上之上,萧创思量着自己所随身携带的这一封,惊世骇俗的争端解决国书,不自禁的露出一抹笑来。

第176章

车上的随行侍卫好奇的问:「萧使这一趟来使馆,反倒很是高兴?」

萧创看了眼自己的心腹侍卫,再次意味深长的淡淡一笑:「高兴暂时还称不上,还要看咱们陛下究竟会是何种态度。不过,这位大景朝的王大人,着实有意思。年纪轻轻已然初露峥嵘,将来的大景朝堂之上,必然少不了他的一席之地。」

侍卫这些时日,跟着萧创,多少也见识了些这位大景官员的面。

听了他家大人这般评价,已然想像的出这位大景官员,究竟厉害出众到何种程度,才能得了他家大人如此看中和赞誉!

萧创走后,王景禹与几位使团成员留在了使馆当中,一切都准备就绪,箭在弦上,他反倒极其的轻松。

秦墨一到,他便拉了他到:「走,左右今日无事,我们就去他们北齐南京城四处逛逛。」

秦墨见他兴致高昂,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两人吩咐了今日使馆分班留守使馆,外出休闲的安排,便当先出了使馆,往南京城最热闹的几处集市而去。北齐的南京,就是王景禹后世现代社会的北京,也是他上辈子所十分熟悉的城市。

穿越到这里,脑海当中首都北京的位置,分属了他国领土。

而此时,他作为外交使臣,在这个城市当中游览的情境,的确是体味十分新鲜。

相隔了近千年的时光,后世的北京,现如今北齐的南京城,与他自己记忆当中的风光大有不同。城市布局以坊和市为主,亦有不少市楼丶寺观等建筑,主次干道分明。若非街道之上所能看见的行人,着实是胡汉各族皆有,契丹族所特有的建筑也随处可见,这里真的就同大景朝的河东路,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王景禹丶秦墨二人没

有往那些宫苑集中的内城走,而是顺着街巷到了佛塔寺庙附近的坊市。

坊市之中,也相当热闹。

膏腴蔬果丶酒馆小吃,针线唐人,瓷器铁器木器也是应有尽有。王景禹捡起了几样瓷器与木器看过,只是……

王景禹细细看过,街坊之中,大部分的瓷器的质地多带有杂质,釉面光亮度和瓷器的透光细腻度,粗糙许多。而木器用品,简单的镶嵌和榫卯工艺都具备,但是结构复杂些的榫卯,或者工艺难度高的彩绘丶透雕一类,便不易寻常见到。

想来北齐的王公大臣应当不缺工艺更好的物品,但寻常百姓还是消费不起的。

两人消遣了半日,又在北齐的街边摊位上,吃用了几点北齐的特色食点,最后消食一般的徒步行走,卡着时间回到了使馆。

才入使馆大门,就听到了使馆的成员来报,萧创在今日之内第二次来访,再次登临大景使馆。王景禹与秦墨很有默契的互视一眼,笑着重新应了出去。

萧创甫一进馆,就态度极是喜悦又热情的道:「王大人,萧某前来告知您一个好消息。我大齐的皇帝陛下今日阅览了你托我递交的国书,对国书之中所书之内容,十分感兴趣,特宣你明日朝后,于南宫的元和殿召对!」

丝毫不出预料的变数,王景禹客气的扶手:「自当赴召。」

第二日,北齐南宫元和殿。

北齐皇帝坐于殿中阶梯高处的御座之上,殿内两侧设座,北齐南朝廷的南大王丶南枢密正副使丶尚书令丶中书令,乃至南京三司使,俱在座中。

王景禹对今日这般情形,倒是没什么意外的,秦墨和许中恺几人也算稳得住,代州知州却免不了有些紧张。

来之前,他已经知道了他们今日之所以会被召见的原因,但他这几日来苦思冥想,也想不出来王景禹这样一份规划,究竟是如何得到了他们大景朝皇帝的允可,以及这般天马行空,突破了常识,将一个地区的国别都模糊了做法,又究竟是否能够得到北齐皇帝丶北齐朝廷的认可。

好在,今日他不过是来打下手的,真正需要全身心应对的,仍然是他们的王大人,以及许中恺许先生。

(。)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