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 718二哥的难处(第1页)

718二哥的难处(第1页)

除了包产到户,还有其他路可以走!

后世的华西村没搞分田到户,而是把村集体攥成一个拳头。。。统一经营,办起了自己的小工厂,什么五金厂、纺织厂……农民不用光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还能进厂当工人,拿工资,年底还有可观的分红!

包产到户能调动积极性,而集体经济模式,只要路子对头,带头人过硬,同样能把大伙儿的劲往一处使,创造出不一样的繁荣!

这两种模式,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相互印证,甚至……结合?

自己是。。。。。。

秋收的喜悦尚未散去,青山村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忙碌。赵振国没有停下脚步,反而比以往更加沉稳地推进着每一项计划。他知道,风平浪静的背后往往暗流涌动,而真正的建设,从来不是靠一次丰收、一场演出或一篇报道就能完成的。

这天清晨,薄雾还未散尽,老砖窑方向已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刘铁牛带着十几个村民正热火朝天地改造作坊,焊花在晨光中飞溅,像极了昨夜山间闪烁的萤火。李卫东蹲在一台刚组装好的秸秆粉碎机旁,手里拿着扳手反复调试传动轴,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老李,你说这机器真能带动发电机?”王强踩着泥泞走过来,肩上还搭着条旧毛巾。

“不仅能!”李卫东抬起头,眼里闪着光,“我已经算过了,一台满负荷运转,足够点亮咱们村小学和卫生所的照明灯。要是再加个蓄电装置,晚上还能给广播站供电。”

王强听得眼睛发亮:“那咱干脆搞个‘绿色能源合作社’?大棚用有机肥,农机用秸秆发电,从种到收全链条生态化!”

话音未落,赵振国背着帆布包走了进来。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工装,脚上的胶鞋沾满了泥,可神情却格外清明。“想法不错。”他接过李卫东递来的图纸,一边看一边点头,“但先别急着挂牌子。咱们得先把技术稳定下来,成本控制住,再谈推广。”

刘铁牛抹了把脸上的灰:“赵主任,您说咋办就咋办。可村里人都等着呢??秀梅家昨天又送来两麻袋玉米秆,说是‘支援国家新能源事业’。”

众人哄笑起来,连一向严肃的李卫东也咧嘴笑了。

赵振国却没笑。他走到那台样机前,伸手摸了摸滚烫的外壳,低声说:“这不是小事。一旦我们打出‘青山绿电’的名号,就意味着承诺。不能让人觉得我们在画饼,更不能让老百姓失望。”

他转身面向众人:“这样,接下来一个月,咱们分三步走:第一,连续七十二小时不间断试运行,记录故障率;第二,邀请县农机站的技术员来做第三方检测;第三,组织村民代表来实地参观,让他们自己判断值不值得投钱入股。”

“您是怕有人质疑?”王强问。

“我不是怕质疑。”赵振国摇头,“我是希望他们质疑之后,依然选择相信。”

这句话落地有声,屋子里一时安静下来。阳光透过破窗斜照进来,落在那台不起眼的机器上,仿佛为它镀了一层金边。

与此同时,小丫的生活也在悄然变化。自从拿了“最佳原创奖”,她成了全校的小名人。老师们开始让她参与少先队活动策划,校长甚至提议让她担任“校园文化宣传员”。但她最在意的,却是另一件事。

那天放学后,她在教室门口拦住了班主任张老师。

“张老师,我想办个‘乡村少年讲堂’。”

“哦?”张老师扶了扶眼镜,“讲什么?”

“讲咱们青山的事。”小丫认真地说,“比如我爸怎么修水泵,刘叔他们怎么做机器,还有王哥哥的大棚是怎么种菜的。我想让同学们知道,知识不只是书上的字,它还能变成田里的稻子、家里的电、路上的水泥。”

张老师怔住了。片刻后,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孩子,你比我懂教育。”

于是,每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变成了“青山故事时间”。第一期由小丫主讲,题目是《我爸爸的指南针》。她站在讲台上,手里举着那个老旧的黄铜指南针,声音清脆地讲述着父亲如何靠它勘测地形、规划道路,甚至在暴雨夜找到迷路的老牛。

“你们知道吗?”她说,“这个指南针指的不只是北方,它还指着人心该走的方向。”

台下鸦雀无声,有几个低年级的孩子眼眶都红了。

消息传开后,不仅本校学生踊跃参加,连邻村的小学也派老师前来取经。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原本对创业基金持观望态度的家长,竟主动找到赵振国:“赵主任,我们也想让孩子多听听这些事,能不能让我们也入股?哪怕一百块也好!”

赵振国笑着答应了,但依旧坚持原则:每一笔资金都要登记造册,每一个项目都要公开进度。他在晒谷场上立起一块大黑板,每天更新数据??今日发电量、温室育苗数、订单发货量……甚至连电费节省了多少度都写得清清楚楚。

村民们渐渐习惯了这种透明。有人笑着说:“以前看账本像看天书,现在连我家婆娘都能算明白哪笔钱赚得多。”

就在一切稳步前行之际,一封来自省城的信打破了平静。

寄信人是省农业厅的一位副厅长,名叫周建国。信中提到,他读到了《一个小村庄的文化自信》这篇报道,深受触动,愿亲自带队前来调研,并考虑将青山村列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点”,给予政策倾斜与专项资金支持。

随信附来的,还有一份厚厚的表格??《示范村申报材料清单》,足足三十多项,涵盖经济指标、人口结构、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

林秀英看完信,眉头微皱:“这是好事啊,可这么多材料,哪弄得出来?”

赵振国坐在槐树下,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封信的边缘,半晌才道:“越是看上去天上掉馅饼的事,越要小心。”

“你是怀疑他们另有目的?”林秀英问。

“我不怀疑他们的初衷。”赵振国缓缓抬头,“但我担心的是,一旦戴上‘示范村’这顶帽子,我们就不再是青山自己发展的节奏了。上面要成绩,下面就得赶工期;上面要亮点,我们就得做盆景。到最后,可能变成一个外表光鲜、内里空虚的‘样板戏’。”

林秀英沉默了。她知道丈夫说得没错。前几年就有邻县搞过“千村整治”,结果为了应付检查,连夜刷墙、移树、摆花坛,群众怨声载道。

可错过这次机会,也确实可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