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康熙是个宠人的爹,说是过年,便由着他们去了,只是约束早晚和午后小憩不得放,不得闹到承乾宫去。
李礽又不是熊孩子,自然是满口答应。
虽然火枪的研发距离下一阶段还有很长的路,但研究出了好玩的烟花,李礽还是给戴梓送了赏赐,一些好看的瓷器、摆件之类,还送了猪羊各一只,毕竟他们家人也来了这里过年。
上次说建屋子的事情之后,内务府召集了一批工匠很快就完成了,当然没有什么精致的亭台楼阁,都是些四合院,戴梓和张善一个院子,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三到四个人一起住,舒服和享受谈不上,但在万家灯火之际,也算是阖家团圆。
而且戴梓也不是什么吝啬之辈,把太子爷赏赐的猪羊留给了大厨房,说是要一起吃团圆宴,又按照太子爷的吩咐给每人一个红包。
红包的钱是哪里来的呢?
当然是肥皂和烈酒赚的,曹寅已经顺利和前往蒙古的商队接洽上了,大江南北、塞外草原都用上了肥皂,而且飞扬武的酒也卖得特别好,这种烈酒在南方销量一般,但是在北方卖得不错,越往北的地方越受欢迎。
销量高了,李礽的账上有钱,到了年底,该赏也没吝啬,荣宪也拿了一笔银子,喜滋滋地通过内务府买了不少的好玩意儿给身边人。
这行为让人眼红不已,连康熙都忍不住同荣宪打听了一下分红,听到数额之后,他突然怀疑自己当初拒绝了保成向内务府征税的提议是不是太过草率了。
此时,他还不知道,从今往后的每一天,这种名为“后悔”的感觉只会越来越明显!
第228章阿尔泰
正月前几日,李礽就没有闲下来过,作为大清的吉祥符号,虽然没有任何的实务,但是各种祭祀祭拜活动,都要参与。
等真的歇下来,已经过了正月初十。
李礽躺在炕上,康熙也抽空查看最近呈上来的奏本,只是没多久,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汗阿玛,怎么了?”李礽扭过头问道。
“你自己看看。”康熙说道,伸手点了点案桌上的奏本。
李礽实在是不想动弹,昨天的祭祀站了大半天,他觉得自己腿子都不是自己的了,可怜巴巴地看了康熙半天,奈何爹心如铁,他只能用力翘了一下腿,用手肘顶着炕,支起自己的身体。
案桌上放着好几本奏本,本本都不薄。
李礽随便翻看了一下,好家伙,都是参人的,才过年就这么积极地上班了?还都是些不是啥好事儿,难怪康熙的脸色不好看呢。
“看出端倪了吗?”康熙说道。
“啊?看出来了,他们在秋后算账,还好长公主他们提前跑了。”李礽说道,真是半点都松懈不得啊。
康熙……他让看的是这个吗?
“这几个人……”康熙把奏本摊开,摆成一排,用手指点了几处,“这几个是索额图的人。”
“哦。”李礽又仔细看了看,拖过其他的折子,发现康熙所点的几个人出现的频率格外高,罪名也更为严重些。
他又看了看几个署名,忽地说道:“这几个人不会是一伙的吧?”
康熙赞赏地点点头,道:“不全是,但是大部分都是同明珠比较亲近的人。”
索额图现在不在军中,明珠这是想借机大大消减他的实力,所谓趁他病要他命啊。
“罪名是真的?”李礽问道。
“手脚多少都有点不干净。”康熙说道,但是罪不至此。
李礽在心里哦了一声,罪有应得啊。
“皇上,曹大人求见。”梁九功进来禀告道,“说是给您请安了。”
“让他进来吧。”康熙说道,“给朕请什么安,该给保成请安才是,毕竟保成去年可是给了不少银子。”
李礽嘿嘿乐着,康熙错亿啊,“考虑修订税法吗?”
见他如此得意,康熙偏生不想如他意,“就你那点蝇头小利,朕不屑。”
李礽哼哼,迟早会真香打脸。
曹寅大步走进来,潇洒如风,“奴才给皇上、太子爷请安。”
过了一个年,曹寅还是如此的帅气啊,每次听到他们自称奴才,李礽脑子里都不自觉地浮现出卑躬屈膝、唯唯诺诺的形象,唯独曹寅看起来依旧清爽,这大概就是颜值的魅力吧。
“起来吧,今儿不是要在家招待客人吗?”康熙笑着问道,从前这个时候,他的乳母孙氏这段时间就会出宫,这些年他过去了,他依旧记得这件事。
“皇上还记得这时间啊。”曹寅笑了笑,“母亲从江宁回来了,让奴才给您请安。”
“老人家身体可还好?”康熙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