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 > 220240(第13页)

220240(第13页)

最后,吴三桂的遗体被运回来,吴世璠前往贵阳迎接,在郭壮图的扶持下登基,为了增加自己的权力筹码,郭壮图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吴世璠,并要求吴世璠将自己的妹妹吴世嘉嫁给自己的儿子郭宗汾。

这一年是康熙十八年,吴世璠十三岁,吴世嘉十岁,长期没有父母亲人在身边,一应大事小事都是郭壮图经手,他们对郭氏父子十分依赖,就算心中有所不满或者疑虑,也不会说个“不”字。

之后,吴国贵战死武冈,吴军节节败退,被吴世璠封为楚王吴应期内心苦闷,对吴世璠不满,对郭氏父子也不满,还将一切归罪于郭壮图的同伙方光琛,一路收编逃窜的吴军,打算政变。

然而,郭壮图早就暗中监视着吴应期,想要杀死他,进一步把控整个吴氏王朝,知道吴应期打算兵变之后,便决定先下手为强,派军驰援吴应期,假以慰问之名,让其放松警惕,当场晔变,绞死了吴应期。

消息传回来后,郭壮图将吴应期的两个儿子吴世琚和吴世珵一起处死。

从此,整个吴氏政权便是郭壮图一人说了算,吴世璠年纪不大,又没有实权,即便吴氏兄妹有什么怨言,只能任由郭氏父子拿捏。

之后,便是长公主的信到了,吴世璠第一次同郭壮图争吵,被郭壮图以死威胁,吴世璠落败,但是他很清楚,自己降了,郭壮图会杀死自己兄妹,自己不降,也会死于清军之手。

左右是个死字,他决定把和自己一直相依为命的吴世嘉送走。

他知道郭壮图要是发现了这件事,绝对会阻止的,好在吴世嘉年纪还小,即便许配给了郭宗汾,仍旧住在宫里,这给了他很大的操作机会。

他用了当初吴三桂逝世之时,吴国贵用的法子掩盖吴世嘉的行踪,先是称病,需要静养,让人不得打扰,怕郭氏父子起疑心,他还假模假样地让郭宗汾来探病。

郭宗汾府内多有美姬,对一个黄毛丫头根本不感兴趣,只是走个过场,客套了两句,就没有再来过了。

这恰恰应了吴世璠的想法,等着郭宗汾一走,他便让两个侍卫和乳母一起带着吴世嘉离开了云南,为了掩人耳目,他还命令仆从照旧给吴世嘉送吃食,自己还偶尔去看病。

但是这事儿没多久就败露了,从吴世嘉被追杀的情况来看,顶多七天就被拆穿了。

后面吴世璠和郭氏父子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吴世嘉就不知道了,但想都不用想,也不会是什么好事儿。

吴世嘉这个故事讲得并不流畅,好几次因为感情太过激动,不得不中断,反而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

无论吴世璠是不是真的想当这个皇帝都已经不重要了,他已经随着吴氏政权一起埋葬,康熙无端生出几分感慨,倒是对吴世嘉生出些怜悯,“既然回京了,就好好休息,旁的事情就无须担心。”

他还想到的是,吴世嘉出现在了京城,也就意味着蔡毓荣不会再干这种蠢事儿吧,这样倒是可以把人留着治理云南。

长公主也舒出一口气,提着的心落下来,放在吴世嘉肩膀上的手捏了捏,看来自己是赌对了,皇上都这么说那便暂时是无事了,之后的事情就之后再说吧。

她哑着嗓子,真心实意道:“多谢皇上了。”

“姑母也好生养着,这些外事儿就别操心了。”康熙又关切地问了几句,赏了些补品,让她们回府歇息。

李礽就像是瓜田里面的猹,上蹿下跳吃了个够,史书上虽然会写,但也只有个大概,哪里会这么细呢,他心中有些感慨,说来吴世璠和吴世嘉都只是个孩子,却要背负着这么沉重的东西。

“汗阿玛,以后追究吴氏的罪责,会不会追到长公主府?”李礽问了一句,这说的可不是长公主,而是府上的所有人,包括刚刚回京的吴世嘉。

康熙无语,道:“你当朕是什么暴君不成,褫夺了姓氏不够,还紧咬着不放?难道要诛九族?”

李礽坐在桌子后面,看着康熙,“造反不都是诛九族吗?万一后来有人想起来了,逼着您怎么办?”

“荒谬,按照九族来算,你我都逃不掉。”

明知道保成是关心长公主,康熙还是有点生气,又觉得有点好笑。

“您就说您会不会吧?”李礽说道,又狐假虎威,“老祖宗让我问的。”

“不会!”康熙回答得斩钉截铁,几乎是想也没想。

“天子一言,天下九鼎。”李礽立马接道,露出点小得意的神情,既然答应了,那反悔的概率就不会很大了,到时候他再巩固一下效果。

康熙从保成的话里感受到了浓浓的不信任,他笑道:“你为何会觉得朕还会秋后算账?”

“那不是咱们朝堂上的大臣们都太厉害了,无论事儿成不成,他们总是要找个攻讦的对象,万一到时候他们说不斩草除根,不足以震慑四方,不足以平民愤,怎么办?”李礽摊摊手。

这种可能性太大了,他从最近的奏折中已经隐隐看出来有些人在边缘试探康熙的态度,当然不是弹劾长公主了,比如勒尔锦坐失军机、杰书驰援迟缓导致金华失守这些事情,还有就是那些叛将的处置。

康熙都压着没有批复,一来是三藩刚平定,他也不想正高兴的时候被泼冷水,还有便是就算是要归罪,也在大赦天下之后,总不能前脚降罪,后脚就赦免了,那何必费这个功夫呢?

听了保成的话,康熙笑道:“老祖宗前面做了那么多铺垫,可就是防着这群人呢。”

果然,不过几日,满大街都流传着长公主之女一路波折回京的事情,人们好像已经忘记了这姑娘是从云南回来的,巧妙的是,故事里面并没有吴世璠的痕迹,只是说了一路被追杀、身边人逝去,天之骄女吃尽了苦头,才能回到京城。

这年头,谁家没个兄弟姐妹?谁家没个闺女?一时间倒是对其充满了怜悯。

当然有那看不过的人想要唧唧歪歪,奏本还没有送到康熙眼前,便被打回来了,皇上召见了人,又下了赏赐,已经说明了态度,内阁的人才不会去触这个眉头。

递奏本的人还没有准备好第二波,这事儿就传出去了,接着就被人阴阳怪气嘲讽了一番,连路过的百姓都要呵呵两声。

事情便这么平息了过去,接着就是新年。

康熙说要大办,内务府当然铆足了劲儿,毕竟这些才是他们老本行,整个年宴办得热热闹闹,李礽还让戴梓整了些小鞭炮送进来,类似于仙女棒、莲花开、二踢脚这些,带着两个崽崽和哈哈珠子在毓庆宫天天嘣嘣嘣嘣,连荣宪跟着都玩了不少,还被嫔妃们投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