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帝王之术的精髓所在。
其一,天下无官不贪,不怕官贪,就怕官员不听话。
所以可以用反贪的名义踢除不听话的贪官,保留听话能做事的贪官,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自己的权利,又可以受到民众的爱戴,什么时候缺钱了,还能通过这样的反贪敛财。
说直白点就是养猪,养肥后直接当猪杀,所以帝王手中必须掌握属于自己的力量,军权跟专门的密探。
大唐是不良人,大宋是皇城司,这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插手的直属帝王的密探部门,主要的作用就是监察百官。
其二,官员只要贪,你就有把柄在手,他们诚惶诚恐,担心你治他们的罪,他们越担心就越忠诚。
他敢不听话就是自找死路,所以他一定会跟你同心同德,这就是御官之术。
不过前提就是我之前说的,你有绝对的力量,就跟钓鱼一样,鱼竿跟鱼线都在你手里,这些官员跟他们的家族都是你养的猪,听话懂事就留着,不听话就抄家灭族。
至于不贪的清官,还是有的,但肯定不会多,例如贪污超过十万贯的,这朝堂上至少能超过七成,真要清廉到一文不贪,还很有能力,那么老百姓肯定是喜欢他们的。
但是你的位置就危险了,为什么呢?
自然是因为清官仗着自己清廉,说话直,态度强硬,一定会冒犯你。这种看上去是忠诚的行为,其实就是犯上。你如果忍不了要罢免他,那么民众就会抱怨,有怨气,你的位置就保不住了,轻则提前退休,被你其中一个儿子取而代之,重则被意外,提前驾崩。在史书上你的评价也不会高,毕竟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的功劳簿。”
发现赵佶这就满足了,张伟豪是一脸无语道:“陛下就没有什么想问的吗?”
赵佶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明显不懂。
张伟豪反问道:“如果任用贪官,而使民怨沸腾怎么办呢?”
赵佶瞬间汗如雨下,想到了自己之前的窘境,再次靠前很是紧张的虚心求教道:“那该怎么办?”
“这时候你就要祭起反贪大旗,广作宣誓,使天下人都知道你是心系天下,最恨贪官。
选那些没能力贪的又多的,或者那些不听话,想要跟你争夺权力的,杀之即可,抄家,灭族,没收财产,最好是光明正大,大大方方的当着全天下百姓的面公审,抄出的家产只需要拿出十分之一赏赐当地的百姓,十分之一救灾,十分之一奖励前线将士,十分之一给抄家的皇城司,十分之六放入你自己的内裤,这样做既能平息民怨,还能让天下百姓称赞你的英明,更能笼络控制你手中的刀子,何乐而不为?
简而言之,就是用贪官确保他们忠诚,杀贪官排除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收财产为我所用。
民怨沸腾时,反贪,解决社会矛盾,把权力跟官位空出来,给下面的人看到晋升可以实现阶层晋升的希望。
缺钱需要打仗的时候,反贪,除了把不听话跟你唱反调的贪官全部杀掉,还能从他们的贪污所得中得到急需的钱粮,缓解国库压力,一举数得。”
大殿之内的这些自诩能臣良将的众大臣此时听的是后背发凉,冷汗直流。这个仙人未免也太狠了一点,大家无仇无怨,没必要这样赶尽杀绝吧。
赵佶瞬间是茅塞顿开,发现自己之前当皇帝当的好失败,竟然都不知道这些关键点,原来真正的皇帝应该这样当才对。
“修行界的帝王也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