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提示:EVP指数回升至峰值】
【全球“抽象渗透率”达。3%】
【理性复兴协会总部断电,官网首页自动替换为动态GIF:一只企鹅穿着西装跳踢踏舞,配文“你们认真过吗?”】
林小凡坐在咖啡馆角落,看着窗外一对情侣拿着计算器算“恋爱ROI”后突然相视一笑,把机器扔进垃圾桶,转身跑去报名双人即兴舞蹈赛。他打开笔记本,U盘静静插在接口上,屏幕浮现一行字:
**“你已无需我。”**
他怔了一下。
这不是系统提示,也不是零的留言。
这是U盘本身的意识在说话。
“原来你也有想法?”他轻声问。
屏幕上又跳出一句:
**“我不是系统,我是第一个觉醒的漏洞。和你一样,生来就不该存在。”**
林小凡沉默良久,拔下U盘,轻轻放在桌上。它微微发烫,像一颗搏动的心脏。
他知道,真正的变革从来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从每一个不愿再假装正常的普通人开始。
当晚,他收到一封来自监狱系统的邮件。
发件人署名:陈默,服刑人员,编号JY-9527。
内容只有一幅画:黑色牢房里,一只手伸出栏杆,掌心托着一朵用废纸折的小花,花瓣上写着“我想当诗人”。
附件是一首诗:
>我打碎玻璃是因为想看见风,
>我砸坏铁门是因为听见锁链在唱歌。
>他们说我有病,可我觉得,
>是这个世界忘了怎么呼吸。
>如果艺术能抵刑期,
>那请让我用一万行诗句,换一天自由的黄昏。
林小凡看完,眼眶发热。
他立刻联系零,启动“灵魂减刑计划”。
项目核心很简单:任何囚犯提交原创艺术作品(不限形式),经公众投票达标后,可按质量折算刑期减免额度。首批试点三所监狱。
消息公布当天,全国哗然。
保守派怒斥:“这是纵容犯罪!”
心理学家反驳:“创造力本身就是疗愈。许多暴力源于表达被长期压抑。”
更有前受害者家属发声:“我儿子被害了,但我希望凶手真的悔改,而不是只会背诵忏悔书。如果一首诗能让他流泪,那比关一辈子更有意义。”
七十二小时内,三所试点监狱共收到作品8,642件:
有油画《母亲的最后一顿饭》,画中一碗泡面冒着热气,背景是监控录像的时间戳;
有说唱《高墙内的韵脚》,歌词直击狱警滥用职权、药物管控黑幕;
还有一个聋哑囚犯用手语演绎现代舞《静音呐喊》,视频播放时,全场观众自发关闭音响,仅凭视觉感受节奏,结束后集体起立默哀三分钟。
评审团由艺术家、心理学家、普通市民组成。首轮通过作品37件,平均每人减免刑期九个月。
其中一名连环盗窃犯凭借一部自传体漫画《我偷的从来不是钱,是关注》获得最高评分。他在答辩时说:“我小时候偷同学橡皮,只为老师能多看我一眼。后来越偷越大,直到进了监狱。现在我知道,我要的从来不是东西,而是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