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像送嫁(第3页)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像送嫁(第3页)

他从人缝里挤过去,伸手按了按王福的肘窝:“别卡死。卡死了,你腿要抽。”

“哦。”王福咧嘴笑,“我以为卡住才稳。”

“卡住的人最容易倒。”石不歪“啧”了一声,“松到骨头里去。”

站到辰初,一串脚步从巷口踏进来,轻却稳。

朱瀚不必回头,已知道是谁。朱元璋穿了件洗得发白的短褂,手里拎着一只小布包,像个来送早饭的长辈。

“皇兄。”朱瀚笑,“你早。”

“怕你偷懒。”朱元璋把布包放在廊桌,“我带了几样吃的,站完垫一口。站久了胃空,容易冒虚汗。”

“皇兄懂得多。”白簪笑嘻嘻接过,“我去分。”

朱元璋背着手在绳边走了一圈,没说话。

李遇的手心汗水顺着指缝滴下来,滴在地上,他自己听见那一点声,心里的慌竟慢慢退了些。

他悄悄数到一百八十,忽觉腿像被人换了新骨,里面空空的,不疼。

舅父站在人群外,手攥得紧紧的,见他脸上平静,眼里悄悄湿了。

“够了。”朱瀚看着李遇,“你坐一下,换王福上。”

“我还能站。”李遇下意识想要逞强,但石不歪瞪他一眼,他忙缩回一句:“我坐。”

众人有站稳的,有摇晃的,有咬牙硬撑的。

韩定带着几名学生在绳外看,时不时走近一两步,用眼神示意“放松”“呼吸”。

顾辰不说话,眼睛比昨日更沉,他把一枚细细的木梢放到每个人脚边,“脚心往这儿落”,声音低得像风。

站到已初,朱瀚轻轻拍手:“收。”他让人端上温水,先让每个人含一小口再咽,才叫他们坐下。王福把水碗端到老妪手里:“慢点喝,烫。”

“烫好。”老妪笑,“烫得手心暖。”

“暖了走得稳。”王福学会了这句,认真地点头。

“今日第二段不在院里走。”

朱瀚把“站、走、收”的木牌翻过来,露出背后新刻的两个字,“在长街。”

“长街?”白榆一愣,眼睛先亮,“好玩。”

“不是玩。”朱瀚斜他一眼,“长街地砖不整,店门多,人也多。我们走弯,走窄,走人群里的沟缝。”

顾辰抬头:“要不要清空街?”

“不清。”朱瀚摇头,“清了就成了空地。我们要学的,是在不清的地方把心走稳。”

他话音刚落,朱元璋忽然“嗯”了一声:“这句话好。”

他朝朱标看了一眼,“记着。”

朱标“是”,手背在后,像把这句刻在心里。

队伍从旧学府出门,绳、瓦盆、石子全收起,只有三只小鼓,一边一只放在竹架上,中间一只由李遇抱着。

白簪扛着十来条短木杆,说是“路上标记”,又给每条木杆绑了小红绳。

“拿这玩意儿做什么?”石不歪纳闷。

“遇到窄处,就插一根,提醒人‘让’。”白簪得意地晃晃,““站、走、收”之外,加一字?让’。”

“谁教你的?”朱瀚问。

“我自己想的。”白簪嘿嘿笑。

“比你平日聪明。”石不歪哼了一声,却把肩上的篮子递给他,“那你多插几根,别插错了。”

长街还带着昨夜雨后的湿气,石缝里冒出细草。

街边一排摊子露出货架,卖酱的抬头望一眼,见是一群人排着队走过来,忍不住笑:“你们这阵仗,像送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