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像送嫁(第1页)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像送嫁(第1页)

他抬手,陆一丛的鼓声在清晨的风里落下,像在城里铺开了一条无形的路。

路上的人一个个走起来,有快有慢,有轻有重,却都往前。

“皇叔。”朱标站在侧,悄声道,“我忽然觉得,城里好像安静了。”

“安静吗?”朱瀚侧耳,“不是安静,是一处处的声音,合成一支。”

“叫做什么?”朱标问。

“叫做心拍”。”朱瀚笑,“你记牢。以后你走到哪儿,都要把这一支带到哪儿。”

“我带。”朱标笃定。

他转身,看着顾辰和陈同在绳间对话??

“你肩又耸了。"

“我知道。

“知道就放。”

“放了。”

“多了。”

“那你给我一个慢拍。”

“好。”

鼓声轻轻一顿,又拾起来。

陈同脚下的担子稳住,顾辰的眉头也舒了。

卖草鞋的把一双新鞋递给刘掌柜:“试试。”

刘掌柜穿上,在绳间走了两步,竟回头朝他一笑:“你这手,比我柜上那两尺还稳。’

“你柜上的两尺是量布的,我这手是量人的。”草鞋匠得意,“不一样。”

刘掌柜正要翻白眼,又忍住了,笑着摆摆手:“你说得是。”

远处,韩定带来新的学生。

孩子们把书卷夹在腋下,脚步有些踌躇。

韩定不催他们,只领着在绳外站了一会儿,让他们望着走路的人,听鼓。

他忽然明白了朱瀚说的“意”的意思:字在书上,意在脚下。人若不走,字就只是字;人一走,字就活了。

太阳升上去的时候,巷口像一条被阳光温柔照亮的河。

河里的人没有急,没有喧。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三步、三十步、三百步,而每个人的步子里,都藏着一个相同的拍子。

朱瀚站在河岸,看着这条河在城里慢慢拓宽,心里那盏火稳稳地燃着,不猛烈,不张扬,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想靠近。

“王爷!”白榆忽然跑来,手里抓着一根红绳,“我想出个主意。”

“说。”

“把走得最稳的三个人的鞋带系上红绳,挂在门上。别人一看,就知道今日谁走稳了。我们不写字,只挂鞋。

“好主意。”朱瀚笑,“鞋是他们脚走出来的字。”

"

白榆笑嘻嘻地跑了,没一会儿,门上便挂起了三双鞋一双粗布做的,一双草绳编的,还有一双补了三处的旧靴。三双鞋在风里轻轻晃动,像三面旗。

“皇叔。”朱标站在门下,仰头看了一会儿,忽然道,“我想到了以后。”

“以后?”朱瀚看他。

“以后这城里的人,不会因为下雨不敢出门,不会因为路滑就抱怨,不会因为怕摔就不走。他们会知道,摔了也可以爬起来,再走。

朱标的眼睛亮得像晨星,“到那时,听风’就不用挂在门上了,大家心里都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