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站一个时辰(第2页)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站一个时辰(第2页)

刘掌柜重新穿上,走第二遍,竟真稳了几分。

他走完,脸上少了浮气,冲朱瀚拱手:“服。”

“服就好。”朱瀚笑,“你那几个伙计,先别?喝。让他们也走三步。”

“走三十步!”刘掌柜回头嚷,“谁走不稳,今日别回去。”

伙计们“哎哟”着上前,人群又笑。

朱瀚不管他们,转头看见朱元璋果然又来了。

今日他没戴帽,穿了一件普通的短褂,像个随手就能从人群里消失的汉子。他走到陆一从身边:“我来敲两下。”

陆一丛忙把鼓槌递上。朱元璋握着鼓槌,试着在鼓边轻轻一点。

鼓声一出,人群微微一震,仿佛天生有一种服从的本能要涌出来。朱瀚立刻咳了一声:“皇兄,轻点。”

朱元璋“啧”了一下,收了手上气。他第二下落在鼓心,声音像一滴水落在暖玉上。第三下,他停住,低声问:“我这样,会不会让人怕?”

“今日他们已经不怕。”朱瀚道,“他们怕的是看不见路。你给了他们灯,他们就敢走。”

朱元璋笑:“灯在你这儿。”他说着,忽然抬手,把鼓槌递给李遇,“你试一试。”

李遇浑身一抖,几乎要把鼓槌掉在地上。朱元璋拍拍他的手背:“慢。你敲给你自己听。”

李遇深吸一口气,第一下落在鼓边,第二下落在鼓心,第三下又落在鼓心。

他的手开始稳起来。他抬眼,看见朱标正朝他点头,心里忽然生出一股说不出的勇。

“王爷。”韩定走来,笑道,“太学那边,已经炸了锅。学生们回来都说,今日在旧学府学到的,比讲房里的半月还多。我来问问:能否每十日,派学生来一回?”

朱瀚看了看他,笑道:“十日一次,少了。”

“那五日一次?”"

“每日来。”朱瀚道,“你们轮着。不是给你们讲,是让你们帮着看脚背,帮着拆鞋帮,把你们读的那些中正和平’,先用在脚上。

韩定愣了愣,随即大笑:“王爷这理,讲得痛快。我回去就排日子。”

“别排满。”朱瀚道,“给他们留空日,让他们各自去街上看。看挑担的,看抬轿的,看磨刀的,看推车的。看完再回来,告诉我怎么走。”

韩定越听越兴奋,连连点头。

日头渐高,巷口的阴影往墙上爬。

人来得越来越多,井台边晒衣架旁也拉起了绳。白簪把石子分了三处,又从厨下搬来一条长凳,让人走累了坐会儿。

卖草鞋的忙不过来,顾辰替他捆鞋,手指被草绳勒出一道道白印。

陆一丛的鼓点越敲越稳,他偶尔停一下,让孩子们用指尖敲几下,再接过去,像把一条长长的线接起来,不让它断。

“皇叔。”朱标从人群里穿过来,头发被汗水打湿贴在额上,眼睛却亮,“我挑好了十个人。”

“说。”

“王福、顾辰、陈同、李遇、白。。。。。。还有五个是卖草鞋的、卖茶的、推磨的、一个守巷口的老兵??”

他顿了顿,意识到自己说漏了,“是个在城里守夜的老人。最后一个,是石不歪。”

“行。”朱瀚笑,“老兵就别说了,老夜巡行不行?”

朱标吐吐舌头,压低嗓子:“是。”

“每人带三个。明日你不走,你看。”

朱瀚道,“看他们怎么带人,比你自己走还难。”

“我知道。”朱标挺直背,“我今日就开始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