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545 1V2命运降临的时态(第2页)

545 1V2命运降临的时态(第2页)

最后一个节目是由全班合唱改编版《回家》,歌词是孩子们自己写的:

“书包挂在椅背上饭菜香飘出厨房我跑过三条巷推开门你就笑着迎上来。”

歌声稚嫩却不怯场,每一个字都带着生活的温度。台下不少家长掏出手机录像,有人悄悄擦眼角。

演出结束后,那个曾怀疑自己能否学琴的男孩走到桂嘉言面前,递给他一张皱巴巴的纸。“这是我写的曲子。”他说,“叫《爸爸修车的声音》。”

桂嘉言接过来看??五线谱画得歪歪扭扭,节奏记号也不规范,但主旋律清晰可辨,是一段低沉有力的八分音符进行,中间夹杂着敲击金属的顿音。“这是扳手砸在铁皮上的声音。”男孩解释,“我爸每天天没亮就出门修车,我听着听着就学会了。”

桂嘉言认真地点点头:“明天我们就把它录下来,放进我们的‘声音日记’专辑里。”

男孩眼睛一下子亮了。

当晚,七人再次聚在客厅。这次桌上摆满了孩子们送的小礼物:手工贺卡、糖果、甚至还有一瓶贴着“给老师泡茶”的蜂蜜。唐小星把今天演出的视频导出来,投影到墙上。

“你们发现没有?”陈璇指着屏幕一角,“桂嘉言今天一直站着,几乎没坐过。”

“因为他一直在帮孩子调话筒、扶椅子、擦琴键。”徐丽笑着说,“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属于舞台的钢琴家了。”

李安忽然开口:“我在想,如果我们当初没闯进那个礼堂……你现在会在哪儿?”

空气微微一滞。

桂嘉言望着电视里自己弯腰倾听男孩说话的画面,轻声道:“可能还在练《肖邦练习曲》吧。一遍遍纠正错音,直到手指僵硬,心也冷了。”

小车按下暂停键,画面定格在他微笑的侧脸。“所以你说得对,真正的音乐,始于愿意被听见的脆弱。而改变一个人的,往往不是宏大的救赎,而是几个不怕打扰的朋友,拎着外卖敲开你的门,说‘来,咱们瞎搞点东西玩儿’。”

笑声在房间里荡开。

第二天清晨,桂嘉言独自来到老校区礼堂。门已修好,圆窗上的裂痕也被透明胶带贴住,像一道愈合的伤疤。他坐在舞台边缘,从包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那是他十年前写下的创作手稿,满是复杂的和声分析与技术标注,几乎没有一句关于“感受”的记录。

他一页页撕下来,折成纸飞机,一架架朝着舞台中央飞去。

最后一张是他当年未完成的《归途》,标题下方写着:“目标:国际巡演曲目,难度评级★★★★★”。

他盯着看了很久,最终没撕,而是轻轻合上本子,放进钢琴下方的储物格。

“我不需要它了。”他自语。

转身离开时,脚步轻得像踩在云上。

一周后,《回家》纪录片首映礼如期举行。社区活动中心座无虚席,连走廊都站满了人。放映过程中,有人笑出声,有人默默流泪。当片尾字幕滚动,出现所有参与者的名字时,现场响起持续不断的掌声。

一位白发老太太颤巍巍站起来,拄着拐杖走向麦克风:“我是桂老师的母亲。很多年前,我总逼他练琴,以为成功就是拿奖、出国、上电视。可今天我才明白,他真正伟大的时刻,不是在金色大厅,而是在教一个穷孩子认五线谱的时候。”

全场寂静。

她继续说:“对不起啊,妈以前太着急了。但现在,我很骄傲你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

桂嘉言坐在角落,低头捂住了脸。

散场后,他在后台见到了母亲。两人久久相拥,谁都没说话。

几天后,市图书馆邀请《回家》团队举办一场主题分享会。主持人问唐小星:“你们做这部片子,最初是为了什么?”

唐小星想了想,看向身边的伙伴们:“为了留住一个人。我们怕他把自己关死在音乐里,变成一座没人能靠近的雕像。所以我们拿起摄像机,不是为了成名,而是为了证明:哪怕世界忘了你,我们依然记得你笑的样子。”

轮到陈璇时,她说:“很多人觉得艺术必须高高在上。可我觉得,最美的旋律,常常藏在最平凡的生活里。比如我妈骂我袜子乱扔的声音,现在听来都像节奏型。”

全场哄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