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此事。
这简直是荒谬绝伦!是对他权威的严重挑衅,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了铜城市的脸上!
李建国就算是闭着眼睛,用脚趾头都能猜到是怎么回事!无非是大牙湾煤矿的那帮人,担心事故影响他们的业绩、奖金乃至乌纱帽,抱着侥幸心理,企图低调处理,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干脆就瞒报漏报,把盖子死死
捂住!
“混账东西!”
李建国气的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怒声呵斥道:
“捂盖子都捂到省报上去了!这下好了,全天下都知道了!让我们铜城以这种方式在全省好好露露屁股!”
换作平时,如果事情只在内部小范围流传,他或许还能权衡利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帮着协调一下。
但现在,盖子已经被省报的记者彻底掀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已经不仅仅是煤矿内部的管理问题,而是上升到了欺上瞒下,影响铜城整体形象的事件!
李建国立刻抓起桌上的电话,大声命令道:
“马上通知工业局、安监局、宣传部的主要负责同志,还有大牙湾煤矿的矿长刘志成,半个小时后到小会议室开紧急会议!”
李建国的声音如同结了冰碴子,放下电话,他余怒未消。这次,他务必要给大亚湾煤矿的矿长刘志成一点颜色看看,一是要平息自己心头这股被愚弄的与邪火;二是必须要给省里一个明确的交代。
铜城市委市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绝不姑息!那些把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当傻子糊弄的人,往往自己才是那个最大的傻子!
同时,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李建国也深知,危机之中也蕴含着转机。单纯的愤怒和处罚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最关键的是如何善后,如何将这篇已经无法撤稿的负面报道,任何能力转化为积极的正面效应。
他重新拿起报纸,目光落在“王世才舍身救徒,英勇殉职”那几个字上,眼神锐利。对,王世才!这位牺牲的老矿工,就是扭转局面的关键!
想通了这一切,李建国再次对着外面喊道:
“小刘,让宣传部的人也立刻准备起来!我们要迅速行动!”
李建国处理问题的思路很清晰,第一,必须要严肃追责,严厉处理大牙湾煤矿瞒报事故的责任人,尤其是矿长刘志成,要给全市各个企业敲响警钟!
第二要树立典型,要大张旗鼓的宣传王世才的英勇事迹,将他树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学习榜样,弘扬正气,冲断事故的负面影响。这既是顺应舆论,也是对社会良知的回应。
第三则是要妥善善后,必须高标准、高规格的做好对王世才家属的抚恤和安置工作,体现出组织的关怀和温暖,绝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第四,要进行安全整顿,立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铜城是个煤炭城市,尤其是要针对煤矿行业,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想到这里,李建国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拿起笔记本,面色沉郁的走向会议室。
一场围绕着大牙湾煤矿事故的风暴,即将在铜城市的权力中枢内部先举。而远在矿区的叶晨和田晓霞或许还不知道,他们的报道,不仅告慰了英雄的在天之灵,也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即将改变许多人的
AD14。。。。。。
矿区边缘,那排低矮的平房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更显寂寥。叶晨和田晓霞第二次敲响了惠英嫂子家的门。相比昨天的初次拜访,今天的他们,手里还多了一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
亮明身份后,惠英嫂子这个眉眼间带着疲惫与哀伤,却仍在强撑着的女人,将他们让进了屋。
屋里陈设简陋,却收拾得干干净净,墙上还挂着王世才一张穿着工装、笑容憨厚的黑白照片。年幼的明明怯生生地躲在母亲身后,偷偷打量着陌生人。
“惠英嫂子,”叶晨的语气温和而郑重,“我们是省报的记者,这是今天刚出版的报纸,上面刊登了我们写的关于王师傅的报道。”他将那份报纸双手递了过去。
田晓霞适时地补充道,声音轻柔却充满力量:“嫂子,王师傅是英雄,他的事迹应该被所有人知道,我们不应该忘记他。”
惠英嫂子颤抖着手接过报纸,目光落在那个醒目的标题和丈夫的名字上。她识字不多,但那些铅字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她一眼就看到了报道中描述的,丈夫在最后关头奋力推开安锁子的细节。那些文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
开了她苦苦压抑的情感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