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霞微笑着点头,这意味着,真相已经踏上了无法阻挡的传播之路。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带着手中的这笔钱和满心的关切,去往那个失去了顶梁柱的家庭,送去一丝慰藉和实实在在的帮助。而这篇通过“古老”方式传递出去的报道,即将在省报的版面上,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省城,省报社大楼。当总编室负责记录稿件的编辑老周,将记录着叶晨口述内容的最后一张稿纸,从打字机上取下,仔细核对完最后一个标点时,他立刻意识到这篇稿件的分量。
他没有丝毫耽搁,拿起折叠,还带着打字机滚轴温度的稿纸快步走向了新闻部主任的办公室,老周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和激动:
“主任,铜城急电!叶晨和田晓霞传回来的,大牙湾煤矿事故,有矿工为救人牺牲!”
新闻部主任接过稿纸,扶了扶眼镜,迅速浏览起来。他的目光在字里行间,快速移动,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而凝重。
王世才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事故背后暴露出的安全隐患,以及叶晨在稿件结尾时对英雄身后事,对矿工生存环境的深沉叩问,都让这篇报道超越了普通的事故新闻,具备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情感冲击力。
“好!写的好!"
主任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闪烁着职业性的兴奋光芒,大声说道: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报道!弘扬正气,彰显英雄,也直指问题!”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是一篇高质量的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的稿件!主任立刻拿着稿件,亲自找到了值班的主编。
主编在仔细阅读后,同样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当机立断的说道:
“版面不是已经预留出来了吗?立刻启动加急流程!校队、审核、排版,一路绿灯!务必确保明天头版见报!”
随着主编的一声令下,整个省报编辑部如同精密的机器,围绕着这篇稿件高速运转起来。
先是校对环节,经验丰富的老校对员被紧急召集。他们逐字逐句地核对着老周整理记录的文档,确保没有任何错别字、数据错误或语法歧义。
对于“王世才”、“安锁子”、“大牙湾”等地名人名,更是反复确认,办公室里只听见翻动稿纸和医生核对的沙沙声。
接下来就是审核流程,稿件迅速通过了值班编辑和新闻部主任的复审,主编最终签发“同意发排,头版显著位置”的最终意见。流程虽紧,但每一步都严谨无误。
拿到签发稿的排版车间,在接到稿件后也立刻忙碌了起来。此时的报纸排版还是“铅与火”的时候。排版工人根据文稿,在密密麻麻的字架上,熟练地捡出一个个铅活字,放入手托的排字盘中。
车间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油墨和金属气味,工人们知道这是加急任务,手上动作飞快,铅字碰撞发出清脆的“咔嗒”声,仿佛在敲击着时代的鼓点。标题被特意选用了醒目的黑体字,以凸显其重要性。
版面初步排好后,通过打字机印出“清样”,再次送回编辑部进行最后核对。编辑们围着清样,做最后的检查,确保版面美观,没有错漏。
最终确认无误的清样被迅速送往报社下属的印刷厂,印刷厂的轮转印刷机早已准备就绪,巨大的滚筒和成卷的新闻纸严阵以待。
当胶片或纸型送达,制版、上机、调试、开印。。。。。。一系列流程在深夜的印刷车间里轰鸣着展开。带着浓重油墨味的报纸,如同雪片般从机器末端飞速吐出,被捆扎成摞,等待着发往全省各地。
这一夜,省报社的许多办公室都亮着灯。从主编到校对,从排版工到印刷工,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正在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篇新闻报道,更是一个英雄的故事,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以及一股能够涤荡人心,推动进步的力
量。
而当第二天清晨,带着油墨清香的省报被送到千家万户和各个单位时,叶晨和田晓霞在铜城点燃的这束光,必将照亮更多人的心灵,也必将照亮大牙湾煤矿的深处………………
清晨,铜城市政府办公楼内还带着一丝清冷。秘书像往常一样,将当日的省报整齐地放在几位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
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李建国习惯性地泡上一杯浓茶,然后拿起报纸,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头版,那个醒目的标题时,他端茶杯的手猛地一顿,滚烫的茶水溅出几滴,哪怕是烫到手,落在桌面上,他也浑
然不觉。
他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平静转为惊愕,再由惊愕转为铁青,最后几乎绿的发黑!他飞快地扫过报道上的每一个字,越看心越沉,越看越火大!
“砰!”
李建国生气的原因再简单不过,煤矿出了这么大的安全事故,死了人,而且还是如此具有新闻价值的英勇事迹和潜在的安全责任事故,他这个主管领导,居然被蒙在鼓里,直到省报白纸黑字里登出来,他才和全省人民一起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