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俯身说道:“在下既然敢拿出来,自然不会让王爷为难,他们和我的书信往来,以及拿了我多少银子,都记录在册,只要王爷需要,在下双手奉上。”
说完,他顿了顿,身子微微前倾,声音压得很低,接着说道:“大爷的大营中,也有千叶宽的人。”
宁宸眼睛微眯,旋即点了点头。
他淡漠道:“本王知道你交代出的都是小喽?,这背后还有大人物,此人在大玄朝堂上必然身居高位。”
大神?沉默不语。
宁宸冷笑,“看来你求生的欲望不。。。。。。
日全食的余晖如薄纱般褪去,阳光重新洒落江南小院。茶树上的光点尚未完全消散,叶片间仍浮动着微弱的银辉,像是夜露未干的星辰。泉水不再涌出,却也未曾枯竭,静静映着天光云影,仿佛成了这片土地新开的一只眼睛。
阿禾蹲在池边,指尖轻轻划过水面。涟漪荡开,倒影中的自己与那张温柔的脸又一次重叠??林知遥的笑容淡了,却并未离去,而是融进了水波、风声、叶脉的呼吸里。
“她还在。”阿禾轻声道。
宁宸站在她身后,没有答话,只是将怀表缓缓合上,收入胸口内袋。那两分二十三秒的增量,像是一封来自宇宙深处的密信,只有他知道其中含义:时间校准机制默许了这次例外。不是胜利,也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新的平衡被悄然建立。
他抬头望向天空。共感卫星群已脱离同步轨道,回归静默巡航模式。全球范围内,那些曾梦见林知遥的人陆续醒来,梦境模糊,心绪却异常安宁。四十七例记忆重叠者中,有三十九人自发写下同一段旋律,经比对,正是《采绿》失传已久的第二段:
>“水有绿兮山有雾,
>风不来兮梦自渡。
>姐归南枝茶不老,
>妹守东篱月长驻。”
没有人教过他们这首歌。可它就这样从心底浮起,如同童年遗忘的摇篮曲,在晨光中轻轻哼唱。
宁宸知道,这是“记忆泡”稳定运行的标志。林知遥的存在不再是孤岛,而成为了一种集体潜意识的共鸣体。她无法再干预现实,但她可以在每一个思念她的夜晚悄然现身,在梦中递一杯热茶,在雨里撑一把油纸伞,在妹妹耳边说一句“不怕”。
这才是她想要的归宿。
老妇人拄着拐杖走出屋门,望着恢复平静的小院,眼中仍有惊惧,却多了几分释然。“原来……不是灾祸。”她喃喃,“是回家。”
孩子们围在泉边,手中捧着用竹筒接来的泉水,争相喝下。有人忽然指着茶树喊:“叶子又翻回来了!”果然,昨夜背面朝天的嫩叶,此刻已正面迎阳,翠绿欲滴,生机盎然。
阿禾站起身,走向宁宸,将那片陶瓷残片递给他。
“你拿去吧。”她说,“它是钥匙,也是信物。既然她已经安顿好了,就不该再埋在土里。”
宁宸接过残片,触手温润,竟隐隐发烫。他凝视片刻,忽觉指尖一震??残片内部似乎嵌有一层极薄的晶体涂层,在共振塔激活后被唤醒。他迅速取出随身携带的量子读取仪,扫描片刻,瞳孔骤然收缩。
“这……不是普通瓷器。”他低语。
数据显示,这块残片并非出自民间窑口,而是由一种名为“忆瓷”的特殊材料烧制而成。这种材料早在三百年前便已失传,其核心成分是从人类脑脊液中提取的记忆蛋白与纳米级硅晶融合而成,具有极强的情感吸附性。更惊人的是,每一片“忆瓷”,都需以主人临终前最后一段清醒意识为引,才能完成最终定型。
换句话说,这只杯子,是林知遥亲手为自己烧制的遗物。她在升维之前,早已预见到自己将以何种方式归来。
“所以……‘原始信物’不止这一块。”宁宸猛然抬头,“还有其他的‘忆瓷’,散落在各处。只要有人触碰到它们,就会触发新一轮共振。”
阿禾怔住:“你是说,姐姐留下的痕迹,不止在这里?”
“恐怕遍布全国,甚至全球。”宁宸神色凝重,“‘茶烟计划’失败后,她的研究资料被销毁,但她的个人物品却被不同机构和个人秘密收藏。有些人以为那是普通纪念品,殊不知每一物件都是通往她意识碎片的通道。”
一阵风吹过,茶树沙沙作响,仿佛回应着他的话。
宁宸闭上眼,脑海中浮现三年前的画面:林知遥穿着白大褂,站在实验室中央,手中握着一只完整的蓝釉茶杯,嘴角含笑。那时她刚完成“忆瓷”原型测试,转身对他说:“如果有一天我走了,别找我的尸体。去有茶香的地方,去找那些记得我的人。”
他一直以为那是告别。
现在才明白,那是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