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我父刘玄德 > 第491章 公达献策(第2页)

第491章 公达献策(第2页)

感受到刘备的目光后,荀攸话归正题:“主公,出兵青州,看似是为大将军火中取栗,可实际上却是在为主公所行的李代桃僵之计。”

刘备心中一喜,赶忙追问道:“公达可否详细一言?”

一旁的鲁肃、刘晔却是陷入了沉思之中,隐约抓到了些许灵感。

荀攸继续说道:“主公,出兵青州有三个好处。”

刘备正色询问道:“敢问其详!”

荀攸竖起第一根手指:“其一,出兵青州,可将战事推至他人领内,以保全主公治下百姓田邑无损。”

这一点相当好懂,青州不是袁谭的,就是孔融、吕布、陈宫、张邈的,而且青州本土战事频发,黄巾军更是反复洗劫,早已经是残破不堪,白骨露野,百姓十不存一,自然也就霍霍不到人了。

荀攸继续竖起第二根手指:“其二,出兵青州,以示固盟,在示好大将军的同时,又可将大司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青州。”

“妙也!”

刘晔大叫出声,脸上满是钦佩之色,冲着荀攸恭恭敬敬的鞠躬行礼:“公达先生之才,胜吾良多,此真乃奇策了。”

一旁的鲁肃随后也露出了恍然之色,眸含佩服的看向荀攸。

刘备听的一脸懵逼,虽然心里有些感觉荀攸所言很是重要,却始终像是隔了一层纱,摸不着真正的核心。

不好在荀攸立刻就给刘备解了惑。

“主公,以大将军之心性,若是大司马和您开战,他十有八九会隔岸观火,如此一来,可不就是一件大好事了?”

刘晔笑眯眯的插言道:“我等最担心的就是大将军反水,可袁刘大打出手,大将军反而成了奇货可居,以大将军的心性,如何肯轻易下场?如此一来,自可保其短时间内不会反水,这便是最大的好处。”

鲁肃点着头,笑着捋须补充道:“更妙的是,大将军之领内东西下场,又恰好将我们同大司马隔离开来。只要大将军不下场,大司马也不敢逼他下场,更不敢动他的领内。如此一来,我们和大司马虽然开战,却仅仅局限于青州境内,战事必然无法扩大化。”

青州多山,又有黄河相阻,并不适合大兵团作战。尤其是刘备一方,只需要分兵把住各处要隘,袁军就会陷入进退两难之境地。

这也意味着刘备一方掌握了战事的主动权。

刘晔和鲁肃的补充,让刘备恍然大悟,仔细一想,心中窃喜不已。

原来出兵青州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好处。

刘备正要感谢荀攸献策,却不想后者继续开口说道:“除了子扬和子敬所言外,还有一条好处,那便是时间。先前子扬、子敬所言之我等日久愈强,此诚高见卓识也。眼下荆州新定,淮泗大旱又刚刚结束,今年或可丰收。须知多拖延一年,主公根基就能强上一分。

更何况少主还要经略交州,也要用兵,若是能得三五年之太平,届时主公即便以一敌二,也可怡然不惧,再也不用担心袁曹联手之患了。”

至此,刘备、鲁肃、刘晔等人俱是恍然大悟。

荀攸出兵青州这一条建议,居然算计到了如此之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人性的把握,实在是到了纤末毫巅的地步,实在是让人震惊。

刘备越想越觉得荀攸的智谋深不可测。

曹操此人生性多疑,多猜善忌,他若是恳请对方守盟,不惜出让利益,恐怕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白白引起对方猜忌,甚至让曹操意识到联袁抑刘的好处。

可主动和袁绍开战,却会凭借着曹操本人的性格不着痕迹的推动,让他做出隔岸观火,左右逢源的决断。而这个看起来对曹操最为有利的决断,其实却是更加大利于刘备,而曹操还浑然不觉,自以为得计。

整条计策就是以最小代价的战事,来拖住袁绍和曹操,不但让其不能抱团,也让其无法动弹,从而为自身发展壮大争取时间。

这条计策简直混若天成,算无遗策,听的刘备震撼莫名。

刘备感慨万千,起身冲着荀攸行大礼,发自内心的感激道:“先生真乃神人也。”

荀攸却是赶忙离席避让,匆匆回礼:“蒙主公垂青,不吝厚爱,攸感激涕零,欲竭股肱之力,报效主公之恩于万一。今日献策,主公不以臣鄙薄,纳善如流,此臣之荣耀也,安敢受主公如此大礼。”

刘备和荀攸之间又是一番真心推让,最终才在鲁肃和刘晔的劝解之下,刘备这才作罢。

“公达此计,真鬼神之谋也。”

刘备又感叹了一句,当即决断道:“我意已决,就从此计。公达、子扬、子敬,可以此计为核心,制定计划,快则秋收之后,缓则明年春暖开,出兵东齐,与大司马开战。”

“喏!”

荀攸、刘晔、鲁肃三人起身拱手,齐齐应命。

**

刘封这会儿自襄阳南下,先舟后路,自蓝口聚登陆之后,走驰道一路南下,过当阳,历长坂,直抵江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黑巫师朱鹏
狂翻的咸鱼2黑巫师朱鹏
...
我就是神!
历史里吹吹风我就是神!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