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长夜君主 > 第七十二章 报复保底二合一(第1页)

第七十二章 报复保底二合一(第1页)

方老六脸色黢黑:“我怎么不能来了?你特么跟谁说话呢?信不信我抽你!?你老子现在是干不了段夕阳,但是捣鼓你还是没什么压力!”

方彻赶紧:“爹您别多心,我没别的意思。”

方云正气呼呼的道:“那。。。

海风再次拂过守夜亭,铜铃轻响,如同一声叹息。叶红鱼仍跪在原地,双臂环抱胸前,仿佛那里真的还残留着他的温度。她的衣袍已被血与露水浸透,发丝凌乱贴在脸颊,可她一动不动,像是要与这方寸之地一同化作石像。

天边泛起微光,晨曦如刃,割开薄雾。那缕自楚长安体内融入她心口的光,正缓缓沉入丹田深处,凝成一枚星核般的印记。它不炽烈,也不张扬,只是安静地跳动,像一颗被重新点燃的心脏。每当她呼吸一次,那光便微微闪烁,仿佛回应着天地间某种隐秘的节律。

她终于抬手,指尖颤抖地抚上唇边??方才被他按住的地方,尚存一丝凉意。她闭上眼,耳边竟又响起那句沙哑而温柔的话:“够了,我已经听到了。”

不是“别吹了”,而是“我听到了”。

这两个字,重若千钧。

她忽然笑了,笑中带血,也带着释然。十年等待,三千轮回的执念,无数个子时三刻里独自承受的震颤与孤寂,只为换来这一瞬的回应。值吗?她不知道。但她清楚,若是重来一次,她依然会坐在这个亭子里,守着这片海,吹响那一曲《破晓》。

因为那是他们之间的约定,是穿越命格湮灭、时空断裂也无法磨灭的信诺。

远处海面开始波动,死寂的浪涛渐渐复苏,一圈圈涟漪向外扩散。雾气悄然退去,如同退场的幽魂,不留痕迹。天空由灰转青,再染上金红,一轮朝阳跃出水面,将万道霞光洒向人间。

可就在这光明降临之际,叶红鱼却猛地睁开双眼。

她看见了??在初升太阳的背后,有一道极细的裂痕,如同蛛网般蔓延于虚空之中。那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裂缝,而是规则本身的破损。它极其隐蔽,若非她体内残留着轮回共鸣之力,根本无法察觉。

更可怕的是,那裂痕正在缓慢愈合。

“不是封印……”她喃喃,“是伪装。”

原来那一战并未真正终结渊瞳的存在,而是将其意识暂时击溃,迫使它退入更深维度的夹缝中休养生息。而北斗七星凝聚的巨剑斩下的,并非本体,只是一道投影、一个分身。真正的“观测者”,依旧活着,在某个不可知的角落,静静观察着这一切。

而最令她心寒的是??那道裂痕愈合的方式,竟与当年永夜之门开启前的征兆完全一致。

时间不多了。

她缓缓站起身,抹去唇角残血,伸手接住从空中飘落的一片星光碎片。那是楚长安消散前最后留下的东西,形如花瓣,却蕴含着星辰崩解时的余温。她将其贴于眉心,闭目感应。

刹那间,三千世记忆再度翻涌。

她看到自己曾在某一纪元为星官,测算命运轨迹,却发现所有文明的终点都被标注为“清洗”;她曾在另一轮回化作歌姬,在宫廷宴会上唱尽悲欢离合,只为唤醒一位沉睡的君王;她甚至记得,在某次失败的重启中,她亲手杀了他,只为阻止他成为新一任观测者的容器……

每一次,她都在靠近真相,却又被命运之手推回原点。

直到这一次。

“你说你选择希望本身。”她望着朝阳低语,“可若希望也会被吞噬呢?若连‘不愿屈服’这个念头,都是他们设计好的程序呢?”

没有人回答她。

但她知道,他已经听见了。

她转身离开守夜亭,脚步坚定,不再回头。玉箫早已碎裂,残片随风飘散,落入大海深处。但她不需要它了。那一曲《破晓》,她已经用生命奏完。接下来的路,不再是等待,而是前行。

九洲各地,异象频生。

南方火脉突然沸腾,赤焰冲天三日不熄;西方荒漠中浮现古老祭坛,刻满失传已久的禁咒符文;北方冰川崩塌,露出一座埋藏万年的青铜巨门,门上铭文赫然写着:“第七星陨,则门再启。”

修行界震动,各大宗门紧急召集长老议事。有人说是天地劫数将至,有人则认为这是长夜君主传说再现的预兆。民间已有孩童传唱歌谣:“白衣归去星河碎,红衣独行天下危。若问何时见光明,须待箫声唤轮回。”

而在中州皇城,皇帝夜不能寐,召见钦天监正。

“昨夜观星,北斗第七星黯淡无光,几近熄灭。”老监正颤声道,“更有甚者……其余六星亦有轻微偏移,似受某种外力牵引。此乃大凶之兆,预示秩序崩坏,乾坤倒转。”

皇帝沉默良久,终是叹道:“那位大人……真的走了吗?”

“未走。”老监正抬头,眼中竟有泪光,“只是换了形态。只要还有人相信黎明,他就未曾真正消逝。”

与此同时,东海之外某座浮岛上,七具焦黑残骸静静躺卧在沙滩上。那是炎君、雪帝等七位复制品最后的遗蜕。他们的身体已化为灰烬,唯独掌心那枚残缺的君主令碎片尚存灵性,在月光下微微发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