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选中的不止人类。星际联邦的数据库中显示,至少有十二个文明收到了相同的“呼唤”。这是一场跨越星系的试炼,目的是选出元祖的正式继承者。
“试炼的内容是什么?”司编年问。
蔺才离摇头:“呼唤中没有说明。只给出了一个坐标和一个时间窗口。我们必须在那里集合。”
坐标指向银河系中心附近的一个神秘区域,那里没有任何已知恒星或行星,却被星际联邦标记为“禁区”。
时间窗口在三个月后。
联合国召开了紧急会议。参与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未知的目的,强大的竞争者,以及可能无法返回的旅程。不参与则可能错过人类进化的下一个阶段。
最终决定是:参与,但做好充分准备。
蔺才离和司编年自然成为人类代表队的领导者。选拔过程发现了令人惊讶的事实——最适合这次任务的人不是最强大的觉醒者,而是那些展现出特殊品质的个体:同理心、创造力、合作精神。
“元祖寻找的不是力量,”礼余芊观察后指出,“而是智慧。”
舰队由三艘最新型星舰组成,命名为“探索者号”、“智慧号”和“勇气号”。蔺才离和司编年分别在“探索者号”和“勇气号”上,礼余芊在“智慧号”负责通讯连接。
告别地球的场面既隆重又伤感。所有人都知道,这可能是永别。
曲速航行中,蔺才离的能力再次进化。他现在能在有限范围内预见未来片段,但看到的景象令人不安——不是灾难或胜利,而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
“无论试炼结果如何,”他通过量子通讯告诉司编年,“我们都不会是现在的我们了。”
司编年在“勇气号”上注视着星海:“也许我们从来就不应该停滞不前。”
抵达目标区域时,他们看到了令人震撼的景象——不是星球或空间站,而是一个巨大的多维结构,像是无数个立方体在不同维度中旋转交织。
其他文明的舰队已经到达。有的像巨大的水母在太空中漂浮,有的如晶体般闪耀,有的则完全隐形,只能通过引力异常感知。
当所有参与者就位后,试炼开始了。没有指导,没有说明,只有一个简单的问题直接投射到每个参与者的意识中: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不同文明给出了不同答案。有的说是“无限进化”,有的说是“宇宙理解”,有的说是“能量循环”。
人类的答案由蔺才离代表给出:“是爱与成长,是在联系中发现自我,在给予中变得完整。”
答案被接受,但试炼才刚刚开始。
多维结构展开,将每个参与者文明送入独立的次元空间。人类的舰队发现自己在一个纯白的世界中,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
然后,挑战出现了——他们必须重新创造宇宙。
不是比喻意义上的创造,而是真正的从无到有,从基本粒子到星系团的全过程。
“这不可能!”杨守诚在科学团队中惊呼,“即使是元祖文明,也不可能真正从无中创造有!”
蔺才离却平静地盘腿坐下:“也许重点不是真的创造宇宙,而是理解创造的原理。”
在他的引导下,人类团队开始合作。物理学家构想基本定律,艺术家设计美的形式,哲学家定义意识本质,工程师构建稳定结构。
令人惊讶的是,随着他们的合作,纯白空间中真的开始出现物质——先是基本粒子,然后是原子、分子。。。
“我们的思想在直接影响现实!”司编年震惊地观察着星云的诞生。
但创造过程危机四伏。一个错误的数学公式导致局部引力常数异常,差点吞噬了整个新生宇宙。一个矛盾的心理概念造成了逻辑悖论,几乎让现实结构崩溃。
每次危机都需要团队全体成员的紧密合作才能解决。渐渐地,他们理解了试炼的真正目的——不是测试知识或能力,而是测试一个文明能否和谐地共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