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操作,明眼人一看就懂——幕后大佬这是要“断尾求生”啊!他徐通区区一个纨绔,哪来的通天手段?骗鬼呢!
圣祖等待的,正是这个时机。他当即令旗下掌控的茶楼酒肆全力开动,将庞迎当年科考的黑幕与其满门被屠的惊天惨案,化作最引人入胜的评书段子,一夜之间传遍京城。这把火,终于从科举不公彻底烧向了血海深仇。
民怨如沸,再无转圜。不止京城士子,四方百姓闻之亦无不愤慨,说书戏文如火种般散向大江南北,竟有外地人士自发赴京,声援彻查。舆情彻底失控,已成席卷天下之势。
事情到这儿就完了?当然不!咱们圣祖最秀的操作这才开始!
他深知,自己是在刀尖上跳舞,逼迫皇权让步。万一玩脱了,被朝廷定性为“暴乱”,那可就全完了。于是,神操作来了:他主动帮皇帝把“完美结局”的剧本都给写好了!
他令说书人调转话锋,开始颂扬皇帝如何明察秋毫、大义灭亲,如何力排众议,为庞迎沉冤昭雪!这波操作,堪称古代版的“道德绑架”】
龙椅之上,皇帝的面色在天光下晦暗不明,唯有在听到‘道德绑架’四字时,搭在扶手上的指节微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以至于手背上的青筋都随之轻轻一颤。但天幕并没有给予众人缓冲的时间。
【这其中有三层意思,其一,给了民愤一个出口:百姓一听皇上圣明,怒气自然就消了。
其二给了皇权一个台阶:皇帝一看,这剧本不错,顺着下去既能体现明君风范,又能平息事端。
其三:给皇帝戴了顶高帽:最绝的是,这等于把皇帝架在了“明君”的人设上,他想不按照这个“大义灭亲”的剧本演都不行了!放在高祖眼中这简直就是坑爹的败家子,幸亏高祖不知是圣祖做的。
这一招,堪称阳谋的巅峰——我明着夸你,但你必须按我夸的方向去做,否则你就是昏君,有哪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不在意名声。
最终,朝廷的判决果然“不负众望”:楚王及其核心党羽被赐死,吏部尚书绞刑,家产抄没,家人流放。所有参与舞弊之人,均遭严惩。这场科举舞弊案到此落幕。
元和二十二年,圣祖救下庞迎,元和二十六年,就替他彻底报了这血海深仇!但这场复仇,也不仅仅是为了一个人,更像是圣祖在心中点燃的一把火!这把火,在他登基之后,直接烧向了腐朽的旧制,催生了全新的科举与教育制度。
后来史笔如铁,皆载大晟王朝文运昌隆、光华璀璨的文学盛世。而这一切的源头,或许正始于圣祖当年,为一位书生布下的那一局惊天棋阵。】
【好了,本期的《戏说史事》到此结束了,大家有为圣祖的才智谋略心动吗?欢迎评论区交流哦!
下期预告:文学盛世的开创,会是哪位“cp”呢?敬请期待!】
文武百官已经呆滞了,表示不心动,完全不敢心动!听听天幕描述的,这未来的帝王的胆子可不是一般大啊。
什么“顶级阳谋,道德绑架,不按我说的做就是昏君”,他们宁愿昏过去,也不想听帝王是如何被自己儿子坑的!
真不愧是从小跟在皇帝身边的,真是使得一手好计谋啊,群臣不约而同地想,只是民心真有如此大用吗?那群终其一生都有可能碌碌无为的人真有如此大的能耐吗?
此时黎昭在干什么呢?黎昭早就已经滑跪了,笑话,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天幕中的他没有暴露,现在的他已经是赤条条的一个人了,希望老爹一会儿动手的时候能给自己留点面子,毕竟他就是个脆皮。
黎昭悄悄动了一下麻木的双腿,皱眉,天幕中所说的一切都在他们的预测之内,但唯一让他不解的是,为什么到庞迎这里就结束了,在他的预设中真相不应停止在此,难道还有什么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