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崩铁/厄穹]艾瑟拉大陆战纪 > 霜语禁书与黑暗真相(第2页)

霜语禁书与黑暗真相(第2页)

穹也蹲在一旁,好奇地看着。

白厄将书册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翻开了封面。里面的书页并非纸张,而是一种极薄、泛着微黄光泽的未知材质,坚韧异常。

书页上用一种古老的、仿佛用焦黑痕迹和暗红色彩勾勒出的文字与图画记录着内容,那红色泽历经漫长岁月依然刺目,带着不祥的意味。

光照术的光球低低悬停,照亮书页。

开篇的图画并非恢弘战争,而是一片触目惊心的、被亵渎的景象。

肥沃的土地化为流淌着黑色粘液的焦土,天空不是被撕裂,而是被一种污浊的、蠕动着的暗紫色云层永久覆盖,不断降下腐蚀性的酸雨。

扭曲的、无法名状的生物从腐烂的沼泽和裂开的地缝中爬出,它们不是在与光明生物战斗,而是在系统性地、愉悦地拆解着一切生命的形态——将精灵捆绑在扭曲生长的黑色荆棘上,吸取他们的哀嚎;将矮人驱赶进熔炉,把他们的血肉与钢铁熔铸成畸形的构造体;人类的城市被改造成巨大的、活着的痛苦引擎,利用绝望的情绪作为燃料。

文字冰冷地记载着:“……黑暗并非来袭,乃是从世界的噩梦中苏醒,并宣称此间为其故土。光非被驱散,乃是被‘消化’、‘吸收’、‘同化’……”

“晨曦之心”在最初的图画中确实闪耀着,但其光芒显得如此微弱和徒劳,只能勉强守住一小片摇摇欲坠的圣地。

它的力量似乎无法净化这种根源性的腐化,只能暂时延缓被吞噬的过程。战争的基调并非势均力敌的对抗,而是一场缓慢的、令人窒息的、注定失败的围困和灭绝。

“……光明……在枯萎……”白厄低声念着,感到一阵寒意,“黑暗……在‘进化’,在根据我们的抵抗……调整它吞噬的方式……”

他们继续向下翻页。

战争的“转折”并非一场壮烈的战役,而是一个更加令人绝望的阴谋。黑暗并非从外部击败光明,而是从内部将其“转化”。

图画显示,一些最坚定、最强大的光明守护者——包括后来成为莫格拉斯的那位大贤者——开始出现异样。

他们并非被简单的污染或控制,而是被黑暗以一种更狡猾、更彻底的方式“说服”了。

文字记载了黑暗的低语,并非诱惑,而是揭示一种“真相”:

光明是短暂的、痛苦的、徒劳的挣扎,是宇宙中一个美丽的错误。

而黑暗才是永恒的、最终的归宿,是万物的解脱。

抵抗不仅是无用功,更是在延续无尽的痛苦。

唯有拥抱虚无,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祂们低语,非以威胁,而以……‘慈悲’……”白厄的指尖划过那些仿佛带着寒气的文字,声音艰涩,“……祂们展示未来,唯有彻底的湮灭,方能终结一切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之苦……这并非毁灭,而是……‘慈悲的终极净化’……”

一些守护者动摇了。

并非因为恐惧,而是因为哲学意义上的绝望。

他们开始相信,自己一直以来守护的“生命”和“光明”,本身才是最大的痛苦之源。

图画上,可以看到莫格拉斯和他的追随者们,眼神不再是疯狂,而是一种空洞的、悲悯的……狂热。

他们开始调转矛头,不是出于仇恨,而是出于一种扭曲的“救赎”欲望,想要“解救”他们的同胞,让他们早日脱离光明的“苦海”,融入永恒的、无痛的黑暗。

“……最深的绝望,非敌人之强大,乃信念之崩塌……”白厄感到心脏阵阵抽搐,“他们……认为自己在行善?”

内战爆发了。但这并非理念不同的冲突,而是一场“希望”与“绝望”的对抗。

晨曦之心成为了痛苦的象征,它的光芒让那些寻求“解脱”的堕落守护者感到刺眼和厌恶。他们疯狂地想要摧毁它,不是为了夺取力量,而是为了“掐灭这盏徒然延长痛苦的灯”。

再往后翻,图画描绘了最终的惨剧。

为了保护晨曦之心不被用于这种恐怖的“净化”,幸存的大贤者们被迫做出了选择。但他们并非简单地“撕裂”神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靖天下
黄河落日圆靖天下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