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霍骁都知道,但他仍是不舍得放开东方景明。
良久,直到牢头冒死提醒他时间真的不多了,他才松开东方景明。
尽管如此,最后离开时,他还是捧着东方景明的脸,重重的落下一吻,承诺:“十日,给我十日,到时我一定亲自来接你!”
东方景明一愣,霍骁用如此笃定的语气说这件事,想来是姚守义那边有进展了。
可这是否太快了些?
东方景明心底敲起小鼓,却因时间太过于紧张没有办法多问,便只能叮嘱:“太后和巫睢怕是已经联手,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要中了他们的陷阱。”
“我知。”霍骁戴上兜帽:“你照顾好自己,等我来接你。”
东方景明点了点头,目送他离开,心下却越发的担忧的起来
东方景明所料不错,姚守义确实查到了线索,他在皇陵的西南角发现了一个盗洞,而盗洞的附近有一块玉佩的残角。
从天牢回到明华殿,霍骁将那枚玉佩残角拿在手里,指尖细细摩挲着边缘的纹路。
玉质温润,虽断成两半,却仍能看出雕的是缠枝莲纹样。
这种纹样在宫中并不罕见,但玉料的来源却极为特殊。
这种玉,只要边疆十二部的清莲部有产,素来都是朝贡的物品。
如此,范围一下就缩小了。
而姚守义也当机立断,发现这枚碎片以后,就立刻让人去查“清莲部朝贡玉料的去向”。
很快,事情就有了眉目。
三日后,负责采买与统计的官员,便捧着账册来报。
“姚大人,清莲部近三年朝贡的玉料。前两年上供的玉料都被先帝命人打造成了不同样式的玉佩或首饰,然后赏给了各宫嫔妃。今年新上供的这一批,陛下未有指示,仍放在库房里存着,未有任何缺失。”
官员汇报着,然后翻开一页。
“前两年,打造成缠枝莲纹样的玉饰只有三枚玉佩,一枚给了太后,一枚给了巫少司,还有一枚则给了江夫人。”
姚守义立即有了判断,命人去查这三枚玉佩,其中巫睢和江娴清的都完好无损的保存在他们的手里,唯有太后那一枚始终拿不出来。
倒也不是太后拿不出来,而是太后贴身伺候的嬷嬷拿不出来。
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这枚玉佩当年被送到她手里那一日,太后就直接赏给了宁嬷嬷。
这事当年闹的人尽皆知,因为送赏赐的鸿福公公还没走,太后就直接这么做了,此举属实给当年的善帝气的不清,但项擎的地位无法撼动,他不能对太后怎么样,只是之后再也没赏赐过太后任何一样东西。
而宁嬷嬷知道太后早就和先帝生了嫌隙,所以接下这枚玉佩以后,她从不佩戴,就让它躺在盒子里发灰。
可莫名其妙的,这枚玉佩竟然碎了,还缺了一角。
见状,宁嬷嬷当即脸色一变,抱起盒子就要跑。
但大理寺的侍卫可不是吃素了,她没跑两步就被抓住押去了明华殿。
姚守义直接她道:“陛下,三枚玉佩,只有宁嬷嬷手里那枚碎了,碎裂的痕迹基本吻合。”
基本不好听。
霍骁想听完全。
于是他把手里的碎片递给何有全,示意他当场验证。
何有全会意,拿着玉佩拼凑,轻而易举的就拼上了。
何有全:“陛下,您看。”
霍骁扫了一眼,便冷眼看向宁嬷嬷:“你有什么想说的?别搪塞朕说是你自己想这样做的,你一个老奴,没有主子的指示怎敢离宫。更何况你还是太后的贴身嬷嬷,你离开了谁伺候太后?”
宁嬷嬷抬头望向年轻的帝王,眼神一临,一口咬死:“此事就是老奴一人所为,和太后毫无关系!”
太后赶来明华殿时,刚巧就听见了这句话,她急的想要说些什么,宁嬷嬷却先她一步开口。
“太后娘娘,请您原谅老奴的擅作主张。老奴实在是看不下去您因东方景明魅惑君王一事日夜难安,便出此下策行了此举。”
“老奴自知此罪重大,不可能有活路,所以请太后娘娘莫要为老奴伤心!一切都是老奴罪有应得!!!”
说着,宁嬷嬷一把拔下头上的银钗,刺进了自己咽喉,当场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