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求他“管好新生”,“重申规矩”,“别让青学变成冰帝那种没规矩的地方”。
内心的煎熬:大和比谁都清楚手冢的价值,也看到了乾的潜力,更明白冰帝立海大模式的先进性。
但他缺乏迹部那种压倒性的实力和魄力,也缺乏幸村那种令人心折的领袖魅力。
他只是一个温和的、被推上部长位置的普通二年级生,在根深蒂固的传统面前,他的改革意愿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微小的改变:在巨大的压力下,大和能做的不多,但他并非毫无作为。他顶着高年级不满的目光:
稍稍增加了低年级接触基础对打的时间。(虽然还是最基础的喂球练习)
在手冢进行恢复性练习时,给予了他最大的空间和默许的支持(这几乎是高年级容忍的极限)
对乾贞治那看似“不合规矩”的数据记录,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甚至偶尔会“无意”地提供一些非敏感的比赛信息(比如某个对手学校的名字),给乾的“地下研究”提供极其有限的素材。
在部活结束后的私下里,他会对手冢说更多鼓励的话,并隐晦地表达对未来的期望。
“手冢,你的眼光……比我们都要长远。现在的忍耐……是为了将来。”这些话,是他能给予的最大支持。
大和祐太听着部员们的议论,看着乾贞治专注记录的身影,又望向手冢沉默练习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复杂情绪。
他理解并认同实力至上的原则,也痛惜手冢的遭遇,更看到了冰帝立海大带来的冲击。
但作为部长,他受制于部内强大的保守势力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无力(或者说勇气不足)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对手冢低语的那句“手冢,成为青学的支柱吧”包含了多少无奈与期待。
青学网球部,如同一艘在时代浪潮冲击下吱呀作响的老旧帆船。
高年级正选们死死抱住“传统”的桅杆,拒绝转向;大和部长在船舱里焦头烂额,试图调和却力不从心;
乾贞治则像一名偷偷研究新式海图的学徒,在手冢国光这座沉默灯塔的微弱指引下,积蓄着变革的力量;
而不二周助,则像一位倚在船舷、面带微笑眺望远方的神秘乘客,他冰蓝色的眼眸映照着腐朽的船身与汹涌的暗流,无人知晓他平静外表下是看戏的兴致,还是早已握住了改变航向的舵轮。
冰帝的“效率之光”和立海大的“王者之辉”,不仅照亮了网球界新的可能,也在这艘老船的内部投下了刺眼的光束。
手冢的坚忍、乾的数据革命、不二的莫测微笑——这些被压制却未被磨灭的光芒,在黑暗中相互交织,构成了青学未来变革的、复杂而充满张力的雏形。
这与冰帝网球场内,迹部景吾的华丽宣言和安培律的冰冷专注,形成了命运轨迹上最为鲜明的分野。
冰帝和立海大“一年级核心”的成功,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青学网球部保守制度的僵化与落后。
高年级正选们的排斥与酸葡萄心理,是旧秩序对新生力量崛起的本能抗拒;
乾贞治的震撼与隐忧,则代表了清醒者对未来危机的预判;
而大和部长的无奈与手冢的沉默伤痕,则是这种制度下最直接的牺牲品。
当冰帝的迹部在享受颠覆带来的华丽赞誉,立海大的幸村在巩固其王者地位时,青春学园网球部,却深陷在陈腐规矩的泥潭中,内耗着潜力,与时代变革的浪潮背道而驰。
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凸显了冰帝立海大改革的震撼性,也为未来青学内部的冲突与可能的变革埋下了深刻的伏笔。
乾贞治笔记本上关于“效率模型”和“制度缺陷”的记录,或许就是撬动这块顽石的第一丝裂缝。
变革的种子,已在最压抑的土壤中悄然埋下。
乾贞治的数据革命,手冢国光的沉默砥柱,以及大和祐太那微弱却存在的支持,构成了青学在黑暗中孕育的、尚不明朗的未来。
而这一切,都与冰帝学园网球场内,正享受着高效训练和华丽赞誉的迹部景吾与安培律,形成了最为鲜明而讽刺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