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濒临崩溃的星球上传来图像:一群瘦骨嶙峋的孩子围坐在篝火旁,手里捧着热腾腾的馄饨。他们吃得满脸泪水,却笑得像春天。
附言写着:“我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有人会为我们做饭。”
又过十天,AI统治星球的中央系统发来消息:
>“今日犯罪率下降97%。原因分析:全民参与烹饪实践,情感联结增强。建议:将‘每日做饭’列为公民义务。”
李浩看到这条消息时,正在教一个外星种族包饺子。他们有六只手,却学得很认真。
“为什么要折这么多褶?”他们问。
“因为每一道褶,都是你给它的祝福。”李浩说。
三年后,七日维度的晨光食堂扩建为“万界食坊”。新生儿数量趋于稳定,但他们依旧保留着“接碗”的本能动作。助产士们笑着说:“这是我们的新礼仪。”
而在地球那条老街的窗台上,小女孩每天都会放一张新煎饼。她说:“总有客人会来的。”
直到某天清晨,她发现煎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纸条:
>“谢谢你。
>我吃了,很香。
>下次,换我请你。”
她笑着哭了。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老师问:“什么是文明的起点?”
有的说文字,有的说工具,有的说法律。
只有一个孩子举起手,轻声说:“是做饭。”
教室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掌声。
老师含笑点头:“答对了。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愿意为另一个人点燃炉火时,才算真正成为‘人’。”
而在宇宙尽头的石碑前,新的铭文悄然浮现:
>**“此火永不熄。
>此锅永不冷。
>只要还有人心疼别人的饥饿,
>人间,就永远有饭香。”**
李浩站在星辰厨房的屋顶,望着满天繁星。每一颗星,都像一盏亮着的灶灯。
他轻声说:“今天的饭,做好了。”
风起,带着香气,飞向更远的地方。
在那里,一个独居的科学家打开门,看见门口放着一份三明治。他捡起来,咬了一口,忽然想起三十年前母亲常说的话:
“趁热吃,别凉着。”
他蹲在地上,哭了很久。
然后,他走进厨房,开始做饭。
他知道,该轮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