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我竹马才不是大奸贼 > 3540(第20页)

3540(第20页)

“不要与蠢货论长短。”何平揽过小满,“现在我真的相信,你不是张家的孩子了。”

小满叹口气。

怎么可能不是?全是她作假。

早在帮助蒋夫人和离时,她就计划离开张家了。

先偷偷给宣府何阿婆寄信,统一好口风,再让锦绣借探亲的名义,候在城外必经之路等人。

老实说,她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还好阿婆、林亭先生和乡亲们惦念着她,不遗余力地帮她。

得好好谢谢他们!

马车是现成的,一大伙人呼啦啦去了夫子庙秦淮河。

拜祭祈福,游船听曲,小满叫了最好的席面,也不管吃不得下,什么桂花鸭、浓汤鱼米狮子头、如意回卤干、六华春鱼头王、芝麻烧饼、金陵拔丝小汤圆、清风水晶包等等等等,凡叫得上名的,统统尝个遍。

又去杏花村看百戏杂耍,那些个大戏,东西两面好几台对着唱,锣鼓点子有如急雨敲棚,戏台下头人群拥来挤去,还有卖瓜子茶水、花生麻糖的亮着嗓门叫喊,根本听不清台上唱什么。

可小满听得很高兴,这样的热闹让她想起乡下过年的场景。

她想念宣府了……

他们边玩边吃,日影偏西才有了倦意。

小满想请乡亲们去家里做客,他们笑着拒绝了,“不啦,回客栈睡一觉,明早就走啦,家里都是活。”

“这么快!还有好多地方没玩。”小满吃惊不小。

“玩哪有个尽头的,地里的活计可不能耽误,看你好好的俺们就放心了。”

“是啊,没见过的也见了,没吃过的也吃了,这一趟回去够俺们念叨一辈子的。”

知道留不住他们了,小满的眼泪不由自主在眼眶里打转。

何平轻轻拍拍她的肩膀,对乡亲们说:“我雇了马车,明天送大家回乡,这是老师的意思,就不要推辞了。”

掌灯时分,小满和锦绣回家了。

蒋夫人听了她今日的壮举,愣了好久才反应过来,却是后怕极了。

“你可真敢!你出生时姚姨娘孙姨娘都在场,她们知道得清清楚楚,万一被戳穿,你就是万劫不复!”

小满:“孙姨娘在大牢里,且出不来。姚姨娘嘛,她恨我,可更看重她儿子的前程,生怕我怂恿陈令安给张弼捣乱,自然不会多嘴。”

蒋夫人这才稍稍放心,“看你养兄什么时候有空……还有陈令安,都来家坐坐,我得好好谢谢他,不能亏欠了人家。”

小满大喜,“我明天就去找他!”

说了不用准备,蒋夫人还是从库里精心挑出上等绸缎、头面等,让小满带给乡亲们。

小满瞅着那些耀眼夺目的东西直笑,“嗐,他们日常穿不到这些,拿回去也是压箱底,还不如送些实用的。”

蒋夫人一想也是,便让方妈妈把没上身的衣裳找出几件,再挑几匹看起来不起眼却耐用的料子,另有一大包精巧果子,又拿出一包碎银并几张银票。

小满一数银票,足有五千两!

“东西倒罢了,银子他们不会收的。”

“平时那么机灵,这时候倒犯傻——你不会说是给何阿婆的?他们总不能替别人拒绝。”

只怕阿婆会把银票退回来,小满心里说着,不过母亲这话,倒给她提供思路了。

果然,转天一早乡亲们启程,谁也不肯拿银票。

小满笑道:“这是我母亲给咱们村的,三千两买祭田,给孩子们上学读书用,两千两盖个善堂,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无人赡养的老人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够不够的,大伙先用着。”

几位乡邻带着难以形容的激动互相交换着目光,打头的大婶抹抹眼角的泪花,千恩万谢收下了。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何平不无感慨道:“蒋夫人宅心仁厚,真乃吾辈楷模呀。对了,你今后有什么打算,不如回宣府吧。”

小满摇摇头,“现在还不能回。”

何平挑眉,故意拉长尾音:“我知道,是因为令、安、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